举办年份:1956 举办地:墨尔本 举办国:澳大利亚
第十六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
背景
奥运圣火即将点燃,世界却坐在巨大的火药桶上———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影响下的国际局势动荡不安。1956年夏,波兰局势不稳;1956年10月底,苏军出兵匈牙利;亚洲则爆发了苏伊士运河战争,苏联站在了埃及一方,美、法、英则支持以色列。
因此,1956年奥运会在开赛之前就受到了威胁:战事中的埃及、以色列、伊拉克和黎巴嫩先后放弃参赛;佛朗哥军政权统治下的西班牙以及抗议苏联出兵匈牙利的荷兰也宣布弃权。最戏剧性的莫过于瑞士,在抗议出兵匈牙利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直到离奥运会开幕还有12天时间,才决定前往墨尔本参赛。然而决定做得太晚,机票出现困难,以至于无法在报到截止日之前赶到,最后被动弃权。
申办经过
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申请承办本届奥运会的有10个城市,除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外,其余全属美洲,即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美国的底特律、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旧金山、费城和芝加哥。1949年国际奥委会在罗马年会上,墨尔本以一票优势击败最后一个竞争对手布宜诺斯艾利斯,赢得了主办权。这是奥运会有史以来第一次离开欧、美两大洲,落户世界第五大洲。
举办城市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仅次于悉尼的第二大城市,1901-1927年曾是奥联邦首都。该市位于菲利普湾港的亚拉河口,是一个港口城市和海滨游览胜地。墨尔本没有现代化的大型运动场,为迎接本届奥运会,墨尔本市决定耗资25万英镑扩建一座原来供板球和澳式橄榄球使用的球场为主会场,另耗资125万英镑修建包括游泳馆、田径场、自行车赛场和曲棍球场的奥林匹克公园,耗资2万英镑修建奥运村。而其他项目比赛则在现有的场馆中举行。
火炬传递路线
墨尔本奥运会火炬传递设有两条路线。出于避免疾病传染的考虑,澳大利亚拒绝了由骑手骑马传递火炬的计划,于是国际奥委会不得不将骑马传递圣火的路线改道斯德哥尔摩。因此这次奥运会不仅将圣火传递到了澳大利亚,也将圣火传到了瑞典。
圣火于1956年11月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350名火炬手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沿途设计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在雅典的卫城两名战士身着战装在传递路线上挡住火炬手的路,只有当火炬手说“圣火是我从奥林匹亚带来的”才允许通过。
圣火火种被存放在两个火种灯里飞往澳大利亚。中途在加尔各答、曼谷、新加坡和雅加达举行了庆典仪式。墨尔本奥运会火炬接力是当时奥运史上行程最长的火炬接力活动。总距离约20820公里(包括航空距离),实际传递距离4912公里,火炬手数量3608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世界青年田径冠军罗恩·克拉克。这是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的奥运会火炬接力。
由于1956年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因此还举行了从奥林匹亚至斯德哥尔摩的火炬接力。途经丹麦抵达瑞典,共有33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活动,其中约有160名骑手。
开幕式与闭幕式
开幕式
马术比赛五个多月以后,第16届奥运会11月22日在可容纳10·4万人的墨尔本主体育场正式开幕。宣布盛会开幕的是澳总督爱丁堡公爵。来自奥林匹亚的火种首次利用飞机传递,行程共约2万多公里。在开幕式上,由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克拉克(Ron Clarke)点燃了奥运圣火。克拉克曾17次创多项长跑的世界纪录,但在奥运会中仅获1964年(第18届)10000米赛1枚铜牌,被称为克拉克现象。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另一位东道主田径运动员约翰·兰迪。
闭幕式
12月8日举行大会闭幕式,运动员的入场式采用各国运动员不分国籍按比赛项目列队,手拉手入场。
重大事件
本届奥运会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联合组团参赛,引人注目。在1955年巴黎年会中,国际奥委会以27:7的票数通过了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必须组成联合代表团参加1956年奥运会,否则暂时取消对联邦德国奥委会的承认的决定。无奈,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协商联合组困,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为团歌。随后两届也是这样安排的。
由于苏联出兵匈牙利,这引起了许多西方国家如西班牙、瑞士和荷兰等国家的不满并退出了奥运会。同样的,埃及、黎巴嫩和伊拉克因为英法入侵苏伊士而拒绝参赛。中国也因为中国台湾的出席拒绝参加。这一斗争花了28年才得到解决。
在击剑比赛中,引入了电子片;同时游泳也有了半自动计时设备。
这是奥运会首次在大洋洲举行。
赛事名人堂
1、黄金女孩:澳大利亚田径选手伊丽莎白“贝蒂”库斯贝特在径赛(100米和200米)个人项目上赢得2枚金牌,在4×100米接力又夺得第3金。18岁在主场观众眼中立即成为国家英雄,并昵称她为“黄金女孩”。
2、米穆恩领先扎托佩克:在马拉松比赛中,法国田径选手阿莱因·米穆恩面对在奥运会上一直战胜自己的捷克名将埃米尔·扎托佩克。在半程过后米穆恩一直冲在最前,并最终以1分半钟的优势赢得胜利,在终点线他等着他的老朋友,后者最后获得第6名。
3、三金归罗斯:17岁的澳大利亚游泳选手穆雷·罗斯赢得了三枚金牌。他的首枚金牌来自澳大利亚创造世界纪录的4×200米自由泳接力的比赛之中。随后他两次击败了日本的山中毅赢得了400米自由泳和1500米自由泳两枚金牌。
4、百米飞人博比·乔:罗伯特“博比·乔”莫罗在本届奥运会上逐渐证明自己是值得被关注的选手。他以10.5秒的成绩,领先对手巴克2米赢得了100米比赛的冠军,从而拿到了他的首枚奥运金牌。
5、一张入场券换来的金牌:在本届奥运会的跳高比赛中,强手如林,而美国19岁的黑人选手杜马在奥运会前的美国选拔赛上也只是勉强及格,美国队教练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在比赛之前,他竟然找不到领队和教练,运动场入口的看门人也不相信他会是参赛的运动员,急中生智,他只好买了一张门票才进去。入场后,发现跳高比赛就要开始了,他顾不得做准备活动,就投入了比赛。最后竟以2.12米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世界纪录。
其他知识
本届奥运会的闭幕式有所创新。当时大部分比赛完毕的代表团都已先行回国,余下的选手不多。为使闭幕式进行得紧凑而热烈,澳籍华裔选手文强森(John Ian Wing)建议:运动员入场打破国家顺序,相互混杂不分国籍。国际奥委会对此先是不同意,但最后面对现实,还是表示认可,但前提是至少要有400人参加。闭幕式那天晚上,留下来的选手全部参加,结果闭幕式比以往任何一届都温馨感人。这种革新,打破了国际间的生疏,象征着人类的合作与和平,为大众热烈接受,从世界各地来的运动员携手游行,成为本届奥运会闭幕式的最大特色,也为日后其他各届奥运会所仿效。
在第16届奥运会双桨无舵手赛艇决赛中,苏联选手伊万诺夫夺得金牌。当他走下领奖台后,随即把金牌抛向空中,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他每抛一次,观众席上就是一阵欢呼。谁知乐极生悲,当他再一次将金牌抛向空中时,由于用力过猛,角度有些倾斜,金牌掉进了湖水里。后来,他的教练和其他运动员下湖潜入水底打捞,终未能找回那枚金牌。从这以后,伊万诺夫的情绪一落千丈,整天愁眉苦脸。国际奥委会领导不忍心,最后决定仿制了一枚金牌发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