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
[英文] [藏文]
1936第11届柏林奥运会
作者:    发布时间: 2008-07-24 10:07:00   来源:

举办年份:1936 举办地:柏林 举办国:德国

第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36年8月1日至8月16日在德国的柏林举行。

背景
  1936年奥运会会址选在柏林,是个历史错误,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一场悲剧。

  柏林也曾被定为1916年奥运会的举办地,因为它成了战争的策源地,使那届奥运会变为空白。战后,德国军国主义受到了惩罚,直到1928年方获得参加奥运会的权利。

  1924年德国的特奥多尔·莱瓦尔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27年1月29日,莱瓦尔德领导的德国奥委会致函国际奥委会,希望由德国主办第十一届奥运会,并提出柏林、科隆、纽伦堡和法兰克福四地作为候选城市。与此同时,申请主办这届奥委会的还有埃及的亚历山大、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爱尔兰的都柏林、意大利的罗马和芬兰的赫尔辛基。

申办经过
  1932年(一说1931年)国际奥委会将会址选在柏林。当时纳粹尚未上台,但已蠢蠢欲动,气焰十分嚣张。纳粹是十分仇视和反对奥运会的,他们认为这是“犹太人和和平主义者搞的花样”。纳粹分子还斥责德国运动员在1932年奥运会上与黑人一起比赛,有损日耳曼民族的尊严。1933年以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夺取了德国政权,德国政局发生了严重变化。鉴于当时的德国政治形势,1934年国际奥委会讨论了是否仍在柏林举行奥运会的问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前往德国实地调查。

  负责这次调查的是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一贯玩弄“体育与政治”分开的美国人艾弗里·布伦戴奇。调查委员会一行到达德国后,耳闻目睹一些纳粹排斥犹太人、扩军备战等法西斯罪行,并觉察到纳粹上台后由反对奥运会转为积极支持的真实意图,但其负责人布伦戴奇仍说柏林具有举办奥运会的条件。国际奥委会因受希特勒宣传和表面现象的蒙骗,以及当时欧洲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最后仍维持了原议,在柏林举行第十一届奥运会。

  布伦戴奇的态度,也影响了对参加柏林奥运会存在着分歧意见的美国奥委会。美国决定参加又对其他国家起了作用。1933年1月24日,好心的莱瓦尔德被推选为柏林奥运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这个半犹太人对运动会能否顺利举行此时已是忧心忡忡。1936年3月16日,莱瓦尔德会见了1933年2月9日即充任柏林奥运会大会总裁的希特勒。出乎意外的是,莱瓦尔德从这位总裁那里得到了“全力支持”的诺言。这使他稍感宽慰。但是不久便厄运降临,以戈培尔为首的纳粹党徒接管了全部筹备工作,莱瓦尔德被排挤于外。纳粹甚至扬言,要撤消莱瓦尔德在国际奥委会的委员职务。这下触怒了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耶·拉图尔申言,如果那样,国际奥委会将取消柏林的主办权。美国也发表声明,以不参加奥运会相威胁。这样,纳粹才算屈服了。

  纳粹党徒上台后,对奥运会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其目的是想利用奥运会,给法西斯德国蒙上一层和平的面纱。他们印了成吨宣传德国“繁荣与昌盛”的材料,耗费了巨额资金,用花岗石、大理石等兴建了一座能容10万人的大型运动场,一个有两万座位的游泳池,以及体操馆、 篮球场等,还修建了一个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当国际奥委会要希特勒保证能让犹太人参加奥运会时,希特勒也被迫同意了,并故作姿态,邀请了侨居美国的德国犹太女击剑手、1928年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海琳·迈耶回国参赛。迈耶曾犹豫不决。但顾及到她留在德的母亲和两个兄弟的安全,毅然踏上了征途。后来她在击剑赛中,得了1枚银牌。但是,德国法西斯所玩弄的蒙骗手腕,仍被许多正直人士所识破。

  1936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保卫奥林匹克思想大会”。与会的有法国、西班牙、美国、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瑞典、 丹麦、荷兰等国人士。大会号召人们反对在柏林举行奥运会,积极争取将会址改在巴塞罗那。 抗议浪潮席卷世界各地,纽约成立了一个斗争委员会,欧洲一些国家明确表态,不参加柏林奥运会,并积极支持筹办巴塞罗那奥运会。7月,法、英、美、瑞士、瑞典、希腊等20个国家的运动员,云集巴塞罗那,准备参加7月18日举行的运动会,可惜由于开幕前夕法西斯分子捣乱,运动会流产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未能使国际奥委会改变初衷,运动会仍如期在柏林举行。

火炬传递路线
  193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决定,恢复古奥运会旧制,运动会期间,从开幕日期至闭幕式止,在主体场燃烧奥林匹克圣火。并规定,火种必须来自奥林匹亚,采取火炬接力方式从奥林匹亚传到主办国。本届奥运会前的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燃点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顾拜旦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传送情况如下:7月20-25日于希腊境内,全程1108公里;7月25-26日于保加利亚境内,全程238公里,7月26日-28日于南斯拉夫境内,全程575公里;7月28-29日于匈牙利境内,全程386公里,7月29-30日于奥地利境内,全程219公里;7月30-31日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全程282公里;7月30-31日11时45分火炬抵达东道国,又传送了267公里,于8月1日零时35分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075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075人。8月2日火种再由帆船运送到帆船比赛地点基尔港,3日下午燃起。从本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开幕式与闭幕式
  在8月1日的开幕仪式上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的是纳粹元凶希特勒,点燃奥运圣火的是德国的田径运动员弗里茨·希尔根,而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另一位东道主运动员鲁道夫·伊斯迈尔。

重大事件
  1936年奥运会火炬接力首次是从奥林匹亚到比赛举办地进行。

  柏林奥运会首次通过电子电视摄像机网络进行了广播,这是体育与电视重要合作的第一步。

  奥林匹亚是一部不同于其他关于体育方面的电影,德国电影导演瑞芬舒丹试着从每一个角度来诠释和强调人体美学。影片对电影来说打开了一条新路,至今仍是不可超越的。

  男子手球和篮球首次成为了奥运项目。

  大会授予各项比赛第一名的奖品除一面金牌外,还有一盆经过一年多精心培养、枝繁叶茂的橄榄树盆景。这也是橄榄树最后一次被用作奥运会奖品。

赛事名人堂
  1、杰西·欧文斯赢得4枚金牌:美国田径名将杰西·欧文斯成为了体育英雄,他赢得了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4枚金牌,这样的表现也粉碎了希特勒宣扬的雅利安人种优越性的理论。他是首位跨越人种界限在美国备受人们欢迎的明星。

  2、贝雷斯福德又一枚金牌:英国划艇选手杰克-贝雷斯福德创造了夺得他个人第5枚奥运奖牌的纪录。在单人双桨(1924)和四人无舵手(1932)夺得金牌,单人双桨(1920)和八人赛艇(1928)两个银牌后,他又在双人双桨比赛中添了一枚金牌。

  3、女子游泳比赛成绩突出的是荷兰的亨·玛斯腾布罗克,她在100米、400米和4x100米自由泳赛中独得3枚金牌。

  4、摔跤赛中,爱沙尼亚选手克·帕卢继上届瑞典的伊·约翰松在自由式,古典式赛中双获冠军后,在这次也重复了约翰松的成就,在两类比赛的87公斤以上级中都获得了金牌。

其他知识
  100米赛中,桂冠为美国的海·斯蒂芬斯摘取,成绩是11秒5。这个成绩虽然高于世界纪录,但未获承认。

  中国共派出69名运动员(男67人,女2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除符保卢一人通过撑杆跳高及格赛(决赛中也被淘汰)外,其余均在预赛中遭淘汰。另外还派了一个武术表演队(男6人,女3人)和一个体育考察团(男35人,女2人)。这个考察团曾赴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考察。中国运动员尽管在正式竞赛项目中战绩不佳,但武术表演令西方人看得发呆,特别是双人对练深受观众欢迎。

  这次奥运会还举办了展览会、音乐演奏、戏剧、世界青少年营、学术座谈会、舞会及接待会等文化活动。大会期间,还第一次使用电视作现场转播,并同时向许多国家转播实况,使奥运会新闻传播步入新的阶段。

相关链接
    版权-通用-无样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合作加盟  |   频道导航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Information Center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