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在藏区随处可以见到。它作为佛教信徒的崇拜物与寺庙并存,但也有离开寺庙独立存在的佛塔。在整个藏区佛塔建筑起源于何时,虽不见权威定论,但可以推测出它是佛教传入西藏的产物,这样看来佛塔据今应该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古印度塔作为一种纪念性的建筑物或者作为高贵人物过世后躯体装藏之地①。佛塔随着佛教在西藏的传播发展进入西藏得以弘扬,同时它在古印度原本的存在意义在西藏完全承袭下来,只不过与西藏实际相结合,融入西藏文化之中。佛塔在西藏既作为崇拜的对象露天而建,信徒饶塔转经,又作为高僧大德圆寂后装藏真身法体或遗骨成为供养对象摆在室内让人朝拜,称之为灵塔。
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创制藏文,翻译佛经。从邻国迎请两位公主,为两位公主随身带来的两尊释迦牟尼佛像建造寺庙,在西藏历史上这一时期称为藏传佛教前弘期。前弘期持续到公元十世纪初吐蕃国王朗达玛灭佛为止。公元十世纪,在西藏阿里地区大力弘扬佛法,当时以大译师仁钦桑颇②为首的西藏、印度学者大力翻译佛经,建立寺庙,加上印度高僧阿底峡应邀前往西藏大兴佛法。从那以后史书上称为藏传佛教后弘期。在整个藏传佛教发展历史上,佛塔始终占有很高的地位,它同佛寺、佛像、佛经一样举足轻重。为了让佛塔发展轨迹和不同时期发展特点看得更加清楚一些,我把它放在藏传佛教前弘期和后弘期不同历史时期内
加以比较。结果发现,前弘期佛塔建筑规模比后弘期大。当然,后弘期佛塔建筑也有它自己的特色,这点在后面加以论述。
藏传佛教前弘期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寺庙建筑是阿里托林寺建筑③和山南桑耶寺建筑④。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的托林寺迦萨拉康殿堂四周筑有八座塔,称之为内四塔、外四塔。这八座佛塔绝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观而建立。在曼陀罗形制中肯定有其特殊意义,本人不得而知。从外观上看,八座佛塔分别建在主殿外墙的四个墙角上,起到了很好的视觉艺术效果,既突出了主殿建筑,又对主殿建筑起到非常漂亮的点缀作用,加上佛塔造型别致,迦萨拉康殿堂成了托林寺标志性建筑。在迦萨拉康背后平地上筑造的一排塔墙,是由一百零八座小塔连体而成。据说大译师仁钦桑颇生前随身携带的一串佛珠一百零八颗珠子分别装藏在这一百零八座小塔中。这种塔墙建筑在后弘期噶鲁教派寺庙建筑中很难见到。位于西藏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的桑耶寺建筑整体设计也是曼陀罗形制。这两座寺庙建筑整体设计思想完全是曼陀罗形制。桑耶寺主体建筑和周围的零星建筑被高大的围墙围住,那么塔墙内的所有建筑是构成曼陀罗形式的组成部分。前一座寺庙建筑曼陀罗形式体现于平面布局,后一座寺庙建筑曼陀罗形式体现于立面形式上,而佛塔建筑在这两座寺庙建筑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占有相当高的地位。桑耶寺主体建筑四角筑有四座颜色各异的大佛塔,它的布局跟托林寺佛塔布局同出一辙,看上去十分醒目。桑耶寺寺庙主体建筑围墙的墙头上整齐地排列着小型佛塔,形成一座十分壮观的佛塔围墙。这两座前弘期著名寺庙建筑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寺庙建筑群落中佛塔林立,寺塔交错,互为陪衬,妙趣横生。这种景象在后弘期寺庙建筑中并不多见。后弘期寺庙建筑中,露天也能见到一些佛塔,但比起前弘期规模已经小多了,而更多的佛塔作为灵塔供在室内。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境内的萨迦派主寺—萨迦寺⑤,其南寺内有一间灵塔殿,这里的数座灵塔造型颇为奇特,虽不华贵,但极为精美,透射出一种深沉而古远的气息。从那以后西藏地区灵塔有了较大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印度高僧阿底峡⑥的进藏传法,阿底峡创建的噶当教在西藏一度盛行,这一时期尼泊尔工匠到西藏制作的佛塔称为噶当塔。噶当塔,既有露天佛塔,也有室内灵塔,多见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直到拉萨附近的聂当寺⑦,彭波地区⑧的热振寺⑨,夏彭巴寺⑩,洛寺⑾等。在这些地方可以见到成排的噶当塔,其中最有意义的属聂当卓玛寺中供养的阿底峡灵塔。西藏各地寺庙中的合金噶当塔,如今作为非常珍贵的文物在寺庙中供养。
这种合金塔,大的有一米多高,小的有十几厘米,造型独特,精美绝伦。在藏语中,称其为噶当塔,估计这个名称与阿底峡大师创立的藏传佛教噶当派有关系。合金噶当塔,从它的材料合金的冶炼技术,塔形的尺寸设计,一直到塔表面的光洁程度,我们无论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工艺技术的角度来看,都能十分清楚地看出,藏族传统工艺技术所达到的高超水平。
公元十五世纪,噶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⑿大师圆寂时,后人为他在甘丹寺修建了一座银质灵塔,塔内装藏了宗喀巴大师真身法体,这座灵塔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破坏。这是灵塔历史发展中可称得上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塔身虽不高大,但其意义深远,它为公元十七世纪以后在布达拉宫红宫内的历代达赖喇嘛系列灵塔的出现拉开了
序幕。布达拉宫红宫内塑造的这些灵塔是无数金银珠宝堆砌而成,它代表了西藏灵塔建筑的最高水平。
从一个信仰佛教的信徒来讲,他所供奉的对象应当具备三德,即佛身、佛言、佛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佛的身、语、意三德。而佛像、佛经、佛塔代表了佛的身、语、意,它们是佛陀三徳的象征物。具备了佛的三德,才成为一个完整的供奉崇拜对象,可见大到寺院,小到藏民家庭佛堂都要尽量让供奉对象完整无缺。我们徜徉在佛教世界,眼前出现的佛像、唐嘎、壁画,以及宗教音乐、舞蹈、器皿等让你眼花缭乱,但把这些头绪纷繁的事物梳理归类,无非就是前面说过的那三德。西藏工匠塑造具备三德的象征物时,出于信仰他所塑造的佛像必须尺寸
合格,形态规整,这是约定俗成的一个规矩。因此佛像、佛经、佛塔等与佛事有关的作品,制作必须严格统一,工艺十分考究,切忌粗制滥造。
作为佛意的象征物——佛塔也不例外。无论是用石土材料砌筑的佛塔,还是用木质材料打架子,金子皮包装的佛塔,都必须按照严格规定的尺寸和造型塑造,不允许有任何作者的创新思想。佛塔作品的设计思想是高度统一、凝固不变的。我认为这是佛塔建筑设计思想走向完全成熟的表现,也是佛塔建筑作品如此精美绝伦,长久不衰地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规范无疑是静止,它禁锢了创新者探索创新的精神。但凡天下之事都有一利一弊,都有它的两重性。在佛塔建筑设计历史发展中,我觉得规范让其成为独立、独特,规范使其永久保持一种固定形态,规范令其形态臻于精美,趋于精良。在佛教文献中论述佛塔时,我们常常看到佛八行塔或者佛八善逝塔这样的提法,指的就是藏区寺庙前砌筑或者在寺庙内塑造的八座系列佛塔,矗立在青海省塔尔寺前的八座佛塔就是佛八善逝塔。它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后,西藏佛塔建筑设计遵循的最根本的依据。今天我们在西藏看到的佛塔建筑作品中,各地的佛塔造型虽然有些差异,但最基本的设计思想仍然没有跳出这个框框。所以佛八行塔造型设计思想在西藏佛塔建筑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精通工明学的西藏学者们在佛像、佛塔造型设计上作了许多研究,体现他们成果的学术论著也很多。大家普遍认为论述比较系统、完整,又便于操作的工明学著述是第斯﹒桑杰嘉措撰写的《琉璃宝除垢》和绒塔洛桑当曲嘉措活佛撰写的《塑造象征佛身、语、意造型标准设计尺寸论——工明美饰》这两本论著⒀。这些论著指导、规范西藏绘画、雕塑、雕镂各种佛教作品,包括佛塔在内,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西藏佛教工明学研究的巨大理论成果。在西藏寺庙建筑群中,庙宇建筑的博大、雄浑与佛塔建筑的秀美、纤细共存于一地,二者互为相衬,刚柔相济,为寺庙建筑达到艺术的完美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境内的白居寺给了我们这样的印象。依山而建的这座寺庙建筑始建于1418年。未遭到文革破坏前的白居寺高高的围墙内,集萨迦教派、噶鲁教派、夏鲁布敦教派为一体的誦经大堂建筑气势雄伟,其规模为一百五十多柱⒁。另外还有十七个扎仓建筑,金汁《甘珠尔》藏经殿建筑分布于白居寺吉祥多门万佛塔周围,整个建筑布局犹如众星拱月,光彩夺目。而作为江孜白居寺明珠――万佛塔是西藏佛塔建筑中最为杰出的作品。万佛塔造型属佛八行塔之一多门塔造型,塔高32米,四面八角。77间殿堂,108扇门非常合理地安排在九层楼中,整座塔中供奉十万尊绘、塑神佛像。塔顶有巨大的金属遮雨宝伞,边沿有飞龙、走兽浮雕作品装饰,这些艺术作品造型精美、工艺精细,具有神工鬼斧般的造诣。据说西藏境内从规模上讲,可与江孜白居寺万佛塔相媲美的还有三座塔,那三座塔现今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建筑遗存,但在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辉煌。那三座塔分别是江?崩木齐佛塔,据说位于西藏拉孜县境内。觉囊?古崩齐木大佛塔,据说位于西藏拉孜县境内。强巴林大佛塔,据说位于西藏扎朗县境内。这三座佛塔存在的确切位置没有来得及查证,它们的形状、规模更是
无从考证,我只能在这里以提示的形式写下来,希望知情者能把这个空白填补。
与之巨形佛塔成鲜明对比的是建造在农牧区山脚、村边高约两米左右的方形建筑,它也属于佛塔类型,但它不在佛八行塔造型之列,这种小型塔在藏语中称“康布孜巴”塔,其意为方屋叠层,显然是根据其形状起的名。也许这是西藏的“土著”塔。佛教传入西藏以后,渐渐代替了西藏原有的宗教,成为主流宗教。而原有的宗教要想保留自己,必须适应发展的形势,从形式到内容向主流宗教靠拢方能生存。“康布孜巴”塔恰恰是这个转型期中的产物之一,它既具备了佛八行塔设计原形因素,又与佛八行塔原形有较大的距离。这是偏僻农村中老年人们进行朝拜转经的简易宗教场所,它的建筑工艺技术要求远远达不到佛八行塔造型,但从信徒眼光来看,其意义与佛
八行塔没有丝毫差别,照样是他们虔诚崇拜的对象。
根据佛塔建筑造型原理,一个完整的佛塔作品由三大部分组成。在所有佛像绘制度量经上对这三部分有统一的名称,即、塔座、塔因、塔果。从地面到塔阶底部为塔座部分,称为塔之狮子座。这部分包括呈方形的塔座。从塔阶底部到塔瓶顶部,这一部分称之为塔因,这部分包括塔阶、塔瓶,是整座佛塔中间部位。从塔瓶顶部到塔尖,也就是塔的顶端,这部分称为塔果。塔果部分包括十三法轮、日、月、遮雨伞等,这三部分的名称概念偏偏选用本、因、果这种思辩逻辑学上的概念,我想这不是巧合,而是刻意安排,表明佛塔作为佛意象征物的重要性和完整性。三大部分每个布局中的各个细部都有专用的藏语名称并有严格的尺寸规定。在绘制、塑造、砌筑佛塔作品时按照这一尺寸比例放大或缩小,但规定尺寸不得随意更改。佛八行塔形状乍一看都一样,但仔细加以比较的话,在塔因部位就有区别。不同形状塔因分别代表不同意义的八座塔,尕藏先生编译的《藏传佛画度量经》(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一书在介绍佛塔尺寸比例一章中谈到了这个问题。在此加以摘录。“降魔菩提塔在七塔中略大,形相似,然塔阶有别。纪念佛陀在迦毗罗卫苑中诞生而建造的莲聚塔四阶层、圆形、上有莲花图案。为了纪念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而建造的吉祥多门塔腹外凸形。为了纪念佛陀从韧利天讲经返回人间而建造的天降塔塔腹圆而外凸,上有天梯。为了纪念佛陀在舍卫城征服外道而建造的神变塔阶层为四方形,塔腹为圆凸状。为
了纪念佛陀在竹林园调息僧诤而建造的息诤塔有四条阶层,各阶层为等齐的八角八面形。为了纪念佛陀在上拘尸那城涅槃而建造的涅槃塔没有塔阶,是圆形佛塔。在广严城加持年寿而建造的尊胜塔,上有塔伞和三个圆形塔阶”。
这八座塔的塔形和象征意义是西藏建造佛塔的依据。我们在布达拉宫广场西面见到的白塔是大菩提塔。为什么选择这一塔形,当时的建造者肯定有充分的考虑。这点我在第斯?桑杰嘉措所著《世界庄严大灵祥录》(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藏文版第366页)中,关于当时选择第五世达赖喇嘛灵塔塔形时写下的一段话中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八行佛塔灵性具佳,其形甚美,值此理应择涅槃佛塔为宜。(指第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作者注)历辈尊者圆寂,为切盼灵童早日临世而建造神降佛塔也有之。当下为上師(第五世达赖喇嘛。作者注)建造灵塔,外在上要求塔阶等部位大方华贵;内在上要求征服魔力获得正果之吉祥象征;密道上有特殊需要,故,修建举世无双的纯金大菩提灵塔一座,其高五层……”这样看来,修建一座佛塔的时候,塔形的选择是根据当时情况而定的,并不千篇一律,万塔一面。佛塔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在其发展中已经规范定形了,但它的艺术效果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在制作佛塔过程中由于运用材料不同,制作工艺有别,佛塔艺术的外延还是在不断发展,不同材料制成的佛塔其艺术效果不同。这点在研究佛塔建筑艺术中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露天,我们通常看到的有石雕佛塔,石砌佛塔,土、石混砌佛塔,它们都有特殊的建筑技术地位和独特的艺术效果。然而,用贵重材料金、银做成,镶嵌无数珠宝,供养在室内的灵塔,把佛塔艺术的精神内涵、物质价值提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上,获得另外一种艺术效果。还有用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噶当塔,同样在述说着藏族金属冶炼和金属加工所达到的水平,透射出藏族工艺艺术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精湛的工艺水平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佛塔蕴含的文化意味,又是那样的魅力无穷,常常让人魂牵梦萦。当我们从一个偏僻的村庄路过的时候,看到村边耸立着一座白塔,这个村庄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人文情怀自然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感到一种爱的律动,和的召唤。在一座车水马龙的现代城市中,一座白塔建筑的出现,会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从历史走进现代的自豪的路程和久远而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些碎不成块的感觉是我了解佛塔文化的过程中得到的意外收获。
注释:
(1)《东嘎辞典》861页佛塔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佛塔在梵语中为“萨牍”,其意为供奉对象。梵语“萨牍”有两种意思,一为供奉对象圣物之名,二为坟墓。佛陀出世之前,在印度早已有之。在西藏远古象雄时代苯教昌盛时期,原始之神土地神、山妖水怪、国王过世魂附鬼者等,祭祀他们的建筑比起佛塔更早。
(2)大译师仁钦桑颇,公元958年出生阿里扎达县境内,先后两次被国王派往印度学习佛经,回来后佛经密乘、医学著作多部成为新译密乘。所谓藏传佛教后弘期,也是从大译师仁钦桑颇翻译佛经形成新译密乘算起。大译师仁钦桑颇是位成绩卓著的翻译大师。
(3)阿里托林寺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托林乡,该寺始建于公元996年,是阿里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大译师仁钦桑颇与印度高僧阿底峡曾在托林寺会面畅谈兴佛之事。托林寺迦萨殿建筑、斯康建筑,在西藏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托林寺迦萨殿建筑完全按照曼陀罗形制设计制造,与山南桑耶寺建筑相媲美。斯康建筑为三层,画有密乘四续部所有本尊佛像,大译师仁钦桑颇常在这里修行。后来经章恰活佛推荐,清乾隆皇帝在故宫内按照斯康庙建筑结构布局修建雨花阁,成为乾隆皇帝私人修行处所。托林寺建筑和寺内佛像在文革中遭到毁灭性破坏。公元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拨款对托林寺进行考古调查,并修复迦萨殿。
(4)山南桑耶寺位于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扎囊县所属桑耶乡。该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国王赤松德赞时期,是藏传佛教前弘期著名寺庙。整个寺庙建设设计思想为曼陀罗形制,主体建筑为三层,主体建筑四周分布附属建筑和巨大佛塔。整座建筑被围墙围住,围墙墙头筑有一排佛塔。主体建筑具备藏、汉、印三种风格,附属建筑按照曼陀罗形式安排,犹如众星捧月一般,四周有颜色各异、造型独特的四座巨塔。寺内供有著名的佛像、佛经、唐卡、壁画等。在这座寺庙中产生了西藏第一代僧人——七觉土。在这里翻译了大量佛经,整理成著名的三部佛经翻译目录,成为后来《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西藏建筑史上占有显要地位。但在历经1200多年漫长的时间里该寺曾遭到破坏。民间传言300多年前该寺毁于水灾,不过历代宗教大师也曾维修过,规模最大的维修是第七世达赖喇嘛时期,此前萨迦贡嘎宁布时期也进行过修复。文化大革命中,寺内佛像等重要文物,寺庙建筑遭到巨大破坏,20世纪80年代,国家拨款对该寺主体建筑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维修。
(5)据《东嘎辞典》记载,……东北方向有一座用藏陶料制作的蓝色塔,高约七层房屋。此塔是按照法轮佛法的十六扇门装点,塔座高伟。塔的二层段四方有三座佛殿。塔瓶的四面各有一座佛殿,塔瓶之上是十三法轮,顶端用宝瓶装饰。四根铁索从佛之遗骸,按照独觉佛法修建,其形如倒扣的铜锅。白塔位于主体建筑的东南方向,此塔周围有一百零八座小白塔。白塔塔座是由八只狮子来装饰,其余部分基本同上。红榙位于主体建筑西南方向,此塔由烧砖和方石砌筑,其形如同倒扣的佛铃,这些老师殊胜的圣物。
(6)萨迦寺位于今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境内。该寺分南北两寺,始建于公元1073年,公元前1235年八思巴成为元朝帝师后统治全藏,萨迦寺大兴土木,扩建南北两寺,北寺建筑在文艺中遭到巨大破坏,南寺建筑尚存。现该寺内可以见到佛经叠经墙,珍贵佛像及部分稀世文物。公元2005年,国家拨款进行大规模维修。
(7)聂当寺位于拉萨市曲水县聂当乡,该寺始建于1055年,印度高僧阿底峡曾在这个寺内住了九年,寺内藏有阿底峡灵塔,是藏传佛教重要寺庙之一。
(8)热振寺位于拉萨市林周县境内,该寺始建于公元1057年,是阿底峡的重要门徒仲敦?杰维炯乃创建,他为传播噶当教派做出重要贡献。该寺后改为噶鲁教派寺庙。
(9)夏彭巴寺位于拉萨市林周县境内,属于噶当教派寺庙,现为尼姑庙,该寺周围有不少噶当塔。
(10)洛寺庙位于拉萨市林周县境内,属于噶当教派寺庙。
(11)佛八行塔分别为:莲聚塔、大菩提塔、多门塔、神变塔、天降塔、息诤塔、尊胜塔、涅槃塔。
(12)《琉璃宝除疑》这本书的作者是第斯?桑杰嘉措,公元1653年生于今拉萨市城关区娘热乡。公元1705年被拉藏汗杀害。在第五世达赖喇嘛建立噶丹颇章王朝以后,桑结嘉措是正式任命的第五任第斯,也就是摄政王。他在位期间修建布达拉宫红宫,并在医药、寺志、诗学、传遍、历算、绘塑等领域著述颇多,尤其藏医、历算领域的著述成为后人学习、实践的标准理论著作。《琉璃宝除疑》是论述关于绘、塑佛身、语、意象征物、佛像、佛经、佛塔的天寸著述,也是在论及这方面许多著述中,后人认为最为标准的著述。
《塑造象征佛身、语、意象征物标准尺寸——论工明美饰》这本书的作者是荣塔、洛桑当曲嘉措活佛。公元1865年生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他从小入寺学经,一生学习佛法三藏四续取得优异成果。在说、辩、著三方面作出大学问家的成绩,著作颇多,涉猎佛经诸多领域,《塑造象征佛身、语、意象征物标准尺寸——论工明美饰》一书是他在五明学当中巧明方面做出的学术成果。
(13)见《东嘎辞典》1280页白居寺词条。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联络电话:010-5833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