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忿怒神 摄影:郎宁
护法骷髅头 摄影:郎宁
护法神 摄影:郎宁
护法勇士 摄影:郎宁
护法战神 摄影:郎宁
鹿舞面具 摄影:郎宁
牦牛舞面具 摄影:郎宁
面具藏语称“巴”,是藏族独特的一种雕塑艺术形式,广泛流行于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的广大藏区。属于西藏的面具,大致可分成宗教面具和戏曲面具两大类。其中前者包括“羌姆”面具(法舞面具)和悬挂面具;后者包括藏戏面具和曲艺面具。这次在上海举办的《吉祥哈达-西藏大型文化艺术展》中,展出了几十面不同形状的面具,大都属于“羌姆”面具一类。
面具产生,是和古代藏族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和酬神驱鬼祭祀有关。早期先民由于生产力低下,不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认为天上地下均由鬼神主宰,人类要想生存发展,不受侵害,必须虔诚对神灵祭奉,对带给人类厄运灾疫的恶魔厉鬼进行驱打镇慑才行,于是人们也就希冀自己也像崇拜的图腾那样刚毅威猛,有一幅比恶魔还要凶狠可怖的面目出现,这样才能压倒和制服对方。由此,奇形怪诞的面具便在民间应运而生了。
“羌姆”面具的产生,据说是公元8世纪,当时吐蕃赞普(王)赤松德赞兴佛,建西藏第一座有僧人出家的佛教寺院桑耶寺,请来了密宗大师莲花生住持,大师在举行寺院奠基仪式时,将印度密宗的祭祀神舞与西藏苯教土著舞蹈糅合在一起,创编了最初的“金刚神舞”,让舞者头戴面具、身穿法衣,手执各种法器,在广场上跳跃拼杀、表演打鬼逐疫。收服群魔的故事,这就是西藏最早出现的“羌姆”。这种古老的寺院宗教舞蹈,随着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弘扬传播,在各地被保留下来。后来,各教派的大寺院中,每年都要定期举行羌姆表演,沿袭相承,逐成为一种定制。
羌姆是由众多僧人,通过化装和舞蹈语言来表现佛法神威,达到劝诫人们积德行善的目的。由于表演中穿插了简单的故事情节,而登场的角色又很复杂,所以每次演出,都能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观看,人们都把观赏羌姆视为一种神圣而又特殊的娱乐活动。
初看“羌姆”表演的人,也许搞不懂为什么大部分登场人物都戴着狰狞可怖的怒相面具,其实那些人物,都是佛和菩萨的变化身和自性身,或是各种神灵的护法神,如:大畏德金刚、马头金刚、吉祥天女、阎王等,他们为了驱魔除障,护佑众生,显示威猛力量,在面具造型上,皆采用了黑红绿脸,三眼圆睁,双眉如焰,张口龇牙,舌头卷曲,头戴五骷髅冠,毛发直立等凶恶形象。这是他们捍卫佛法的需要。用这样的脸谱,以此张扬突显他们为护法而应具有的伏诛一切魔鬼的气概。明白了这一点,再看羌姆表演时,这就对那些面孔凶煞的本尊和护法神形象油生敬意,不再感到寒栗可怖了。
其实,羌姆表演过程中,出场的也不全是戴怒相面具的神,也还有不少戴善相面具和动物面具的神灵出现。动物面具的造型生动奇特,表现狮、虎、豹、牛、鹿、猴、鹰、大鹏鸟、孔雀等动物形象。它们已被神性和人性化,属于伴属神一类。表演时,常围着主神周围伴舞,或写实模仿,或做夸张动作,皆能将各种动物的神态特征表现得栩栩如生。赢得观众的喜爱和喝彩。
羌姆中还要提到另一个特殊角色——尸陀林主,藏语称作“多达”,似乎专管鬼魂和天葬场的神灵,它的表演出场,旨在对危及佛教和人类的鬼魅进行严厉惩罚。尸陀林主的整体造型即为一具骷髅,戴着骷髅面具,穿白底绘红色骨架的紧身衣裤,他们出场跳跃狂放激烈,看了令人惊愕。
总之,面具的使用,已是羌姆活动的明显特征。可以说,没有面具,羌姆就不可能存在。面具被佛教徒们看成是能够沟通神灵的工具。除了演出,平时是不得随便佩戴或损坏的,对它的制作,也像塑造神像一样,须严格按照宗教仪轨,由具备高超技能的匠人去完成。
羌姆面具是藏民族献给我们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它是我国面具家族中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我们从形形色色的面具形态中,可以深刻领悟到藏族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非凡的创作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