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专家解读
陈建辉: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动力
发布时间: 2013-11-08 15:13:00 来源: 经济日报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第九次集体学习,政治局委员们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
为什么选择中关村?因为中关村示范区去年为北京GDP的增长作出了25%的贡献,“中关村现象”有力地诠释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当今中国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全世界的城市都在试图复制硅谷。”“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座城市成为了硅谷真正的竞争对手,这就是北京。”这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权威科技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个月前的评论。
中关村为什么如此卓尔不群?为什么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在中关村如鱼得水?毋庸置疑,这一切都得益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
实际上,自从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不断重塑生产关系,持续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
——科技体系结构得到优化,初步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主体。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2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76.2%。
——科技运行机制发生重要转变,改变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技工作的局面,竞争择优成为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全国经统计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从1985年2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400亿元。
——科研院所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全国1200多家应用开发类院所先后完成企业化转制,社会公益类院所分类改革取得积极的进展。中央级转制院所总收入近2000亿元,与10年前相比,收入增长6倍,利润增长7倍,专利增长8倍。
——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规相继出台;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了76条实施细则,地方还有500多项政策。
3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贯穿了一条清晰的脉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在30多年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构建国家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