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专家解读
方栓喜:经济转型处于重要关口,改革需解决GDP挂帅问题
发布时间: 2013-11-08 14:54:00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2013年11月1日—2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举办了以“增长、转型、改革——未来10年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2013新兴经济体经济政策论坛、第78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与会专家就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
经济转型处于重要关口,改革需要解决GDP挂帅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彭森认为,国际经济在经历五年的危机应对缓慢复苏以后,正在进入一个深刻的调整转型期。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内部需求动力不足,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产能严重过剩,金融风险特别积聚,通胀更是长期面对的压力,各国应用财政政策刺激的做法已经走到极限,本身不可持续,高度依赖于出口的企业短期内难以繁荣,唯一的出路是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从出口主导转向内需主导,加工型转向创新型。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表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是客观经济规律、自身经济问题所造成的。过去长期GDP挂帅,造成很多经济发展的问题。现在主动采取措施,逐步把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下来,以便中国能够有充裕的财力空间、政策空间来应对产能过剩、环境资源压力很大的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为中国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大的经济改革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远近兼顾来解决中国GDP挂帅的问题。
中改院院长迟福林教授认为,虽然经济增长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但由于有着人口城镇化的巨大潜力,有着13亿人消费需求升级的重要机遇,中国仍有可能在未来10年保持7%左右的中速增长。问题在于,新阶段的增长、转型、改革交织融合,增长动力、增长前景直接依赖于转型改革的突破。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五位一体”的包容性改革
改变投资主导、政府主导、竞争性地方政府“三位一体”的经济增长方式。迟福林教授认为,我国这一轮范围如此之广、数量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深的产能过剩历史上并不多见。如果解决得好,过了一关,就能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反之,不仅现存问题难以缓解,而且会引发诸多新矛盾甚至导致经济危机。长期形成的投资主导、政府主导、竞争性地方政府“三位一体”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今天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这种增长方式不仅难以持续,而且已经成为增大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的体制因素。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进入21世纪,就体制而言,用长远、全局、战略的眼光看问题,推动“五位一体”的包容性改革。经济改革要找准市场化和公正化的均衡点,破除垄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金融财税体制改革、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等;政治改革要围绕“把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推动政府自身改革、独立公正为旗帜的司法体制改革等;社会改革要围绕“社会共生”,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组织改革等;文化领域“包容性改革”,深层的是“文明交融”问题,要建立多元文明交融的文化体制;生态领域改革,要建立资源环境产权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