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藏历二十九,也就是藏族同胞传统的吃“古突”之夜。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七百多名藏族学子汇聚一堂,以吃“古突”为开端,拉开了欢度藏历新年的一系列活动。
3月3日,中央民族大学。图为学生和师傅一起做的味道鲜美的“古突”,牛羊肉、白萝卜、胡萝卜等各种食材一应俱全。 摄影:田春艳
晚上七点十五分,记者来到中央民族大学食堂,看到几百名藏族学生已经吃上热乎乎的“古突”了。食堂的工作人员也不断地将盛好的“古突”放在窗口上,以便陆续前来的学生食用。
在藏语里,“古”即九,“突”即面疙瘩,也就是由九种作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面疙瘩。
3月3日,中央民族大学,“我先来两碗”。图为一学生高兴地端着“古突”准备开吃。 摄影:田春艳
3月3日,中央民族大学,“喜迎藏历铁兔新年”。图为藏族学子们在一曲高歌后开怀大笑。 摄影:田春艳
3月3日,中央民族大学,“扎西德勒”。图为一老师端着“古突”给每一桌同学送去吉祥祝福。 摄影:田春艳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杜林告诉记者,今晚的“古突”是由食堂师傅与学生们一起做的,而“古突”里的面疙瘩,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猫耳朵”,则是由藏学院的学生们在今天下午亲手捏出来的。
每年藏学研究院的吃“古突”之夜都能吸引在京其他高校的藏族学生一起来过节,今年也不例外。记者在现场还看到许多外国朋友端着“古突”吃得热火朝天。藏族学子们更是在兴起之时,高歌一曲,现场气氛很是热闹。
被香浓的“古突”味所诱惑,记者也端起碗筷,吃起了“古突”。“古突”里面搭配有羊肉、牛肉、白萝卜、胡萝卜、辣椒等九种食材,味道鲜美,清爽不油腻。一名来自西藏林芝的学生告诉记者,在他的家乡还有吃“古突”要吃九碗的习俗,也寓意着“吃了古突,消灾免病”。“现在吃的还不是最传统的‘古突’,算是‘改良’版本的。”
“才老师的肉真好吃”,在饭桌上,记者听到不少老师们都笑着说这句话。面对记者疑惑的目光,藏学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路义旭笑着解释:“这次做‘古突’的羊肉用了四只羊,其中有两只羊是院长才让太老师拿来的,这是才院长的朋友从青海带来的,味道肯定不一样呀。”
3月3日,中央民族大学,“好吃”。图为吃“古突”之夜上,一外国朋友正高兴地吃着“古突”。 摄影:田春艳
3月3日,中央民族大学,“我们也合影”。图上两位身着节日盛装的藏族学生在吃“古突”之夜上,一直在给其他人拍照。结束时,记者也给他们来了张合影。 摄影:田春艳
据了解,中央民族大学的“古突”之夜,仅仅是藏历年的序曲。3月4日晚,还将有一场精彩的藏历新年晚会。大年初一,藏族学子们将会手捧“切玛”相互拜年,初二还会进行传统体育比赛,有大象拔河、英雄拾宝、掰手腕、拔腰等传统比赛项目。
(责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