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7月13日,140余名香港青少年前往普氏原羚科普教育基地,了解普氏原羚这一濒危物种的珍贵价值及其生存现状,探讨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实地观察和听取专业讲解,青少年们不仅见证了普氏原羚在保护基地内的繁衍与恢复,还增强了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图为香港青少年通过望远镜观察保护区内的普氏原羚。(中国西藏网 记者/桑吉 易文文 李泓庆 赵振宇)
普氏原羚科普教育基地,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刚察县哈尔盖镇,是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重要的保护地之一。这里成立于2007年,总面积161.8平方公里,是七个稳定种群的栖息地,种群数量在持续保护下有所增长。2009年,特护站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图为香港青少年了解普氏原羚生存现状。
普氏原羚,体型略小于黄羊,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雄羚长有一对具有环棱的黑色硬角,角尖相向内弯,角长约30厘米。以其独特的外形和优美的奔跑姿态著称。它们栖息于青海湖周围地带,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食,对干旱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受到惊吓时,它们臀部的白毛竖起外翻,形成扇形,以警示同伴有危险临近。图为香港青少年在电子实时监控大屏前听工作人员介绍普氏原羚生活习性。
普氏原羚的繁殖习性十分有趣,发情期在冬季,雌雄成群活动。雌羚会单独到较为隐蔽的地方产羔,幼羚出生后即能跟随母羚活动。种群数量的增长依赖于这些地区的保护和管理,目前,这里已经成为普氏原羚种群数量最多和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图为位于教育基地内的青海湖国际志愿者实践站。
作为中国普氏原羚之乡,刚察县在保护和恢复这一珍稀物种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区域内种群数量的恢复情况来看,普氏原羚在这里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人们对普氏原羚的保护意识正在逐步提升。图为青少年同普氏原羚科普教育基地工作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