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中国西藏网 > 视频 > 原创视频

【倾听】我眼中的共产党员:高原军人的“知心大姐”——彭燕

时间:2021年06月10日来源:中国西藏网
内容简介:

  彭燕,女,汉族,中共党员,父亲是西藏边防的老军医。3岁时随母亲进藏,听着“老西藏精神”的故事长大。作为边防军人的后代,彭燕深知雪域高原官兵的艰辛,深知作为一名“白衣天使”的责任。

  1999年7月,20岁的彭燕从原成都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毅然决定奔赴雪域高原,主动申请到海拔高、条件艰苦的那曲军分区门诊所,当了一名护士,成为军分区组建以来的第57名女军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高寒缺氧,在那曲工作过的57名女军人中只有7人坚持10年以上,而这7人中,除彭燕外,其余6人都被各种疾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彭燕毕竟是一个体重不足40公斤的柔弱女子,漫漫巡诊路上,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到那曲工作第一次去连队巡诊途中,行至一个大风口,十级左右的狂风把她掀翻到沟里,摔得她鼻青脸肿。她艰难地站起来擦干脸上的泥土,一瘸一拐向连队走去,坚持完成了巡诊任务。又一次,彭燕巡诊路过一段冰滩时暴风骤起,吹得她失去平衡,一下子摔倒在地,顺着斜坡往下滑。情急之中,她死死抓住一个凸出的冰块,转眼间10个手指头已和冰块牢牢粘在一起。护送她的两名战士只能用石头砸碎冰块,彭燕的手指头被锋利的冰碴扎破,鲜血不停地从指缝中流出来。战友劝她早点返回军分区,但她强忍着疼痛,硬是坚持巡诊完了最后一个哨所。

  在高海拔的雪域高原工作,面临的不只是艰苦,有时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彭燕患急性高原肺水肿住院治疗,几个同乡战友见她病得不轻,纷纷劝她赶快想办法调回去,西藏军区领导了解到彭燕的情况后,也几次提出把她调整到海拔相对较低的医院工作,但彭燕却毅然放弃了调动机会,婉言谢绝领导和组织的关怀。类似这样调离那曲的机会她先后放弃了14次。她觉得在那曲工作充满挑战,自己完全能够胜任。正是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风雪12载,彭燕战胜一次次艰难险阻,翻雪山、趟冰河、过沼泽,累计巡诊行程5万多公里,足迹遍及那曲军分区所属连队,配合医生为官兵们诊治各类疾病数千人次。17次踏进“鬼门关”,12年与家人团聚不足300天。巡诊路上,她为无数官兵和群众送去了健康,聆听了43名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挽救了42名危重患者的生命。高原的官兵叫她“大姐”,牧区群众称她“菩萨”;24位藏族孤寡老人叫她“女儿”,35名藏族孤儿喊她“妈妈”。

  彭燕十分注重学习和掌握各种高原护理的特殊技能。为了提高护理水平,她自费到第三军医大学进修,经常去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取经”。彭燕学会了调整高原用药剂量,学会了把输液管预热以对付高原温差产生的气泡,学会了在很难摸到血管的冬天采取逆向进针的方法输液。在那曲工作12年中,彭燕创造出“寒冷条件下热敷输液部位减轻疼痛”等15项高原实用护理技术,总结出“高原皮试时间应延长5分钟”“高原抗生素静滴每分钟滴数应控制在常规数量的80%以内”等17条特殊护理经验,还结合高原临床实践撰写发表《高原护理基本要领》等多篇文章。

  彭燕是西藏那曲军分区第一位长期坚守生命禁区的女军人,她深知生命的宝贵,却以青春的透支,坚守生命禁区,践行着军人的使命担当。她是高原军人的‘知心大姐’,藏族孤儿的‘爱心妈妈’,她用柔弱的身躯,挺立起金珠玛米的光辉形象。2010年,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2011年,被西藏自治区评为“60位感动西藏人物”之一。(中国西藏网 文/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策划/王淑 诵读/李敏 录音剪辑制作/王佳豪)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