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视频 > 原创视频

听,见雪域•有料丨普兰漫谈

时间:2019年05月18日来源:中国西藏网
内容简介:

  普兰县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最南端,华丽丽的“孔雀服饰”总是率先印入脑海,普兰是阿里地区璀璨耀眼的明珠,这里雪山环绕,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一起倾听高宝军刊登在《中国西藏》2019年第2期的文章——《普兰漫谈》,到普兰去走一走看一看吧。

  普兰在哪里?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具体说,在西藏的西南部,阿里地区的最南端,和印度、尼泊尔两国交界。普兰的纬度不高,和成都、武汉、杭州等南方大都市在一条线上。但普兰的气温和这三个城市相比,那就差得太远了。普兰的年平均气温只有3℃,不到这三座城市年均气温的1/6。

  这种巨大的差异,是由于普兰的地势比它们高而引起的。如果武汉人或杭州人想和普兰人在海拔上“平起平坐”,就只能“高攀”了,其途径有二:要么住在1433米的高楼上(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大厦828米),要么就整天坐在飞行高度较低的飞机上。除此之外,少有良法。其实普兰的地势之高不但和内地相差悬殊,在整个西藏也是突出的。拉萨的纬度也和普兰在一条线上,但那里年均气温是8.7℃,几乎是普兰的3倍。

  普兰的地势高,是因为她是世界屋脊的屋脊。普兰和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几大山系连在一起。首先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其次是大名鼎鼎的冈底斯山,普兰就在这两大山系形成的走廊的最西端。和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样,无论是喜马拉雅山还是冈底斯山,都和我们熟悉的秦岭、太行不同,它们是山系而不是山脉,由许多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山峰组成,这些山峰不规则地排列在海拔五千米左右的高地上,从空中俯瞰像国际象棋的棋子,犬牙交错,星罗棋布。仅在普兰县境内,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3座。

  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山系的根部,都没有形成一个作为分水岭的“脊梁”,有些山峰虽然分属两个山系,但相互间的距离并不远,最近的只有几十里。虽然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都是东西走向,但在其所属的山峰之间仍有许多南北方向的通道。如果把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比作两根由西至东平行放置的香肠的话,在靠西的地方纵切一块,那就是普兰的县境——北界在冈底斯山主架上,南界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上,其最南端一直延伸到和尼泊尔交界处一个叫玉莎桥的地方。玉莎桥是普兰的最低地,只有3320米,比全县的平均海拔低2200米,比县境内的最高峰低4400米。这种巨大的海拔落差的结果就是,如果坐汽车自北向南走,你会耳朵轰鸣,脑子发涨,和乘飞机降落时的感觉一模一样。

  普兰县地广人稀。地有多广?土地总面积相当于两个新加坡,或者两个上海、11个香港、400多个澳门,是卢森堡、安道尔、马耳他、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摩纳哥、梵蒂冈这7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的3倍半!人有多稀?全县只有3个乡(镇),共10个村子,城里乡里,士农工商,满打满算计有9500多人,相当于平原地区大一点村庄的人口,1平方公里平均不到1个人!

  但地广人稀不等于资源贫乏,位置不重要。恰恰相反,这里的各种资源特别丰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别的不说,光黄金的储量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某些地块,虽然不敢说“手抓黄土就是金”,但可以肯定“手抓黄土就含金”。全国共有12个三国交界县,普兰是其中之一。它南面的西侧为印度,东侧为尼泊尔。边境重地,战略要冲,岂能小视?作为边境地区,普兰县的文化也呈现了丰富的多元形态,这种多元性体现在普兰人生活的许多方面。

  普兰地处偏僻,海拔高,氧气少,紫外线强。海拔高则气候冷,氧气稀则呼吸难,紫外线强则危害大。这里的沸点低,明明看见是开花水,但馒头蒸不熟,面条煮不烂,甚至连方便面也泡不开,用它洗脸还差不多。从内地拿到这里有包装的东西都要膨胀,密封越好膨胀得越厉害,密封袋一个个胀得像灌肠一般,连纸箱都能撑破。

  但是,据此说这里是荒蛮之地,那就大错特错了。普兰虽然偏远,但并不遥远;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山神水圣!这里的玛旁雍错湖,被称为圣湖。这里的拉昂错湖,被称为鬼湖。在这两大湖周围,孕育了四条国际河流之源,它们分别是马泉河、狮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这四条河都发展出大格局,都成就了“大气候”,都走向了大世界!在这四条河里,只有马泉河是乖乖地沿着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形成的走廊向东流的,其余三条都转转弯弯、迂回曲折地越过喜马拉雅山向南出了境。孔雀河出境最早,她流经普兰县城后不远就进了尼泊尔,横穿过尼泊尔后,进入印度,最后汇入了恒河。象泉河和狮泉河则分别先向西南和西北流,绕了个大圈子后再分别汇入印度河上游的两条最大的支流。从这个意义上,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生命之源都在普兰。

  这里的冈仁波齐山被奉为神山,却绝非内地有些书上写的“本地八景”中那个级别的神山,而是被四个宗教尊奉着的世界级神山。这四个宗教是苯教、藏传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这几个宗教的信徒们一致坚定地相信这里就是世俗世界的中心,是天堂的入口。

  (本文来源于《中国西藏》杂志2019年第二期,图、文:高宝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