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 要闻
西藏60年破解民生“三难” 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布时间:2011-05-26 10:10:00 郑巧 中国新闻网

  “住房、看病、教育”被视为中国民生三件颇有难度的大事。在中央政府的扶持下,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破解这民生“三难”,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农牧民收入,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我去年盖了座两层楼,花了14万元,其中政府资助了7万。”30岁的藏族小伙扎西是出租车司机,聊起住房时说,“资助来自政府的‘安居工程’,每户藏族农牧民一般会拿到2万多元的政府资助。我们家在拉萨市郊区的堆龙县,因为那里邻近拉萨火车站,又正在修一条从机场到拉萨市区的一级公路,所以拿到的资助比较多”。

  像扎西一样受惠于安居工程住上新房的西藏农牧民共有140万。官方资料显示,自2006年实施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西藏累计投资170亿元人民币,共有27.48万户、14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24平方米,实现了让全区所有住房条件较差的农牧民住上安居新房的目标。旧西藏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住房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近日说,201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元。“十二五”期间政府将集中精力进行“八到农家”工程,即水、电、路、气、通讯、广播电视、优美环境、邮政等必须到农家。他还指出,西藏地广人稀,公共服务的半径大、成本高,所以改善民生的难度也很大。

  “我是农村户口,如果感冒去乡村医院,只要给1元挂号费,输液和药物都免费的,政策很好。”扎西说。据悉,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已经覆盖西藏全区农牧民,西藏人均寿命由和平解放前的35.5岁提高到了67岁,总人口由和平解放前的114万增加到了300万。

  白玛赤林表示,西藏正积极推行一个行政村建立一个卫生室和配备两名乡村医生的工作,在“十二五”时期要实现这一目标。同时,还要加大社会保险保障工作的力度。

  西藏的教育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42岁的巴桑拉姆在拉萨市八角街的一家店铺里帮忙装修房子,她有7个兄弟姐妹,都没有念过书。“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西藏大学念酒店管理,小女儿在上小学。孩子们现在都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生还有免费午餐。大学每年学杂费要4000多元,虽然有点压力,但我和丈夫都有工作,还可以承受。”巴桑拉姆说。

  旧西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寺院垄断教育,广大农奴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文盲率高达95%。西藏自治区新闻办的资料显示,2010年全区已拥有各级各类学校逾千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2%,15周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3年。此外,更对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费的“三包”政策,涵盖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三包”经费年补助标准达到2000元。

  60年来,在中央扶持和全国支援下,民生阳光已然照进了高原人家。

 

(责编:丁丁)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