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 生态西藏 > 政策措施
拉萨市多措并举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发布时间:2011-02-18 16:38:00 王珊 西藏日报 中国西藏新闻网

  蓝天,碧水,宜居拉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拉萨的发展势必在确保环境安全下进行。“十一五”期间,拉萨市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功能区27个,七县一区均设立了独立的环境保护局,这标志着拉萨市环保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金虎踏岁去,玉兔迎春来,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拉萨市将如何走好开启“十二五”环境保护新航程的第一步呢?

  拉萨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多布青说:“当前,环境保护在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任务中担负着重大责任,如何更好地应对经济形势、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压力同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力促“绿色拉萨”建设

  “十一五”期间,拉萨市把构筑城市绿色环境作为己任,逐步构建点、线、块、面、环的多层次绿化体系,努力改善城市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目前,拉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共绿地10.26平方米。

  “十二五”时期,拉萨市将以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为契机,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以市、县、乡(镇)、村为点,以道路、河道两岸为线,以工程造林、防沙治沙、湿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屏障为面,构建点、线、面协调配套、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效益兼顾的首府城市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实施拉萨周边和南北山绿化、城市交通道路绿化、拉萨河流域综合治理、国道省道绿化、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拉萨”建设工程,基本形成首府城市绿色生态走廊,到2015年,植树造林30万亩,封山育林100万亩。加强城区绿化带和街景公园建设,抓好党政机关、学校、企业和居民小区绿化,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有序推进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加大拉萨河源头、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固沙、农田防护林及湿地的建设力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恢复天然林草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与调节功能。“十二五”时期,将牧区和半牧区全部纳入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加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实施尼木国家森林公园、林周热振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建设项目。

  实施“碧水蓝天”工程

  “十二五”时期,拉萨市将依法规范用水制度,逐步推行江河、地下水取用许可制度,实行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污水治理与排放监控,对污水实行区域集中规模化处理,建设柳梧新区污水处理厂,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监测,建立饮用水水源安全预警制度,城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拉萨河总体水质维持Ⅲ类标准。严格控制工矿企业废气排放总量,积极推进太阳能、生物能和新能源使用,加强堆场扬尘污染、餐饮业油烟污染以及噪声扰民的环境监管和整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80%,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率达到90%,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保持98%以上。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置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城镇垃圾填埋场、固定废弃物综合治理设施和危险废弃物处理场建设,改扩建垃圾填埋场,建成林周、尼木垃圾填埋场,全面完成农牧区沼气池建设任务。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十二五”时期,拉萨市将加强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加大对水能、矿产、旅游等重点资源开发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税收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快对主要矿产资源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制,支持生态功能区技术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生态环保领域,增强资源开发的地质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能力,依法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十二五”时期,拉萨市将积极争取国家将拉萨新增的人工林地全部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

  拉萨市民元旦说:“拉萨的美,在于它的多姿多彩。夏有夏的韵味,冬有冬的魅力。对我们这样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希望看见拉萨冬天的绿色更多一些。”

 

(责编:晶晶)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