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 人物专访
戎马倥偬雪山情——访西藏军区原司令员郄晋武
发布时间:2011-04-11 16:58:00 西藏日报 中国西藏新闻网

  采访郄晋武将军,记者的心里总有些忐忑。尽管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但由于郄晋武将军年事已高,要采访这样一位一生戎马倥偬、功勋卓著的老将军,既担心出纰漏,又担心偏离初衷。

  在西藏军区军史办干事李文明的协同下,我们在成都军区离休老干部院内见到了郄晋武将军。已是90岁高龄的郄晋武将军身材高大,头发花白,眉宇间透着军人阳刚威武的气质。郄晋武一生转战南北、叱咤风云,从他的话语中,记者已经听不出燕赵方言了。

  得知记者专程从西藏来,郄晋武老将军很是热情。虽然身体不是很好,但还是特意安排了一个小时的采访。

  先遣支队为了度过粮荒、克服困难,提出“生活高原化”

  1950年3月,十八军决定派出赴西康藏区的两路进藏先遣支队,南路先遣支队由53师副政委苗丕一率一五七团组成,分别进至甘孜、巴塘地区。把北路进军西藏先遣支队的光荣任务交给了一五四团。

  3月29日,五十二师师长吴忠率领一五四团由乐山出发。先遣部队的任务是:调查研究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情况和兵要地志、民情风俗;了解沿线地区的粮食供应能力,采购囤积部分粮食、柴草、牦牛;吸收并训练一批藏族青年;向藏族人民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纪律;修筑道路、桥梁,制造和准备渡金沙江需用的船只。

  “1950年3月25日,我们一五四团离开五通桥,到乐山军部驻地露营,领取了进藏物资。”郄晋武回忆说。五通桥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1949年底,十八军五十二师一五四团在追剿国民党胡宗南残部时,驻防在这里。

  3月27日,先遣支队召开誓师大会。为了鼓舞士气,十八军党委授给一五四团一面“开路先锋”锦旗。29日,先遣支队从乐山出发,经过夹江,31日抵达川西重镇雅安。“出雅安向西没有公路,我们开始徒步行军。再前进补给就困难了,部队除了武器装备外,每人要带三四十斤大米。七连副连长张致海等少数同志竟背了80斤。除了带粮食,部分干部还带了些银元,以备路上用。在高原上跨越无数座铁索桥,爬二郎山、折多山、松林口这些又高又险的雪山,那种艰苦程度是难以形容的。”郄晋武老将军的思绪回到了进军西藏时的那段艰辛岁月。

  “作为先遣部队,我们在康区实际了解了藏族的风俗习惯、高原自然地理、气候特点,更感受到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执行民族政策、尊重藏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建设甘孜前进基地的必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从雅安出发时带的粮食早已吃完,千山万水,补给困难,严重的粮荒威胁着我们。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严格遵守毛主席关于‘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经过支队党委研究,从长计议,部队人、马粮食定量减半。4月28日我们到甘孜后,一个多月的空投未能成功。先遣支队想尽各种办法捕捉麻雀、地老鼠、鱼和挖野菜充饥。一小撮反动喇嘛竟然编造了麻雀、地老鼠、鱼是‘神’的谎言向我们提出抗议。我们立刻停止捕猎,就挖灰灰菜、野油菜等度日,还把吃不完的野菜晒干储存起来。”

  “为了更好地度过粮荒,适应高原生活,团党委提出了‘生活高原化’。学藏语,吃酥油糌粑,喝牛奶,捻毛线,织手套、袜子。酥油、糌粑、牛奶对藏族同胞来说,是很美味的食品,我也吃得惯。可是部队有些内地的同志的确闻不惯酥油、牛奶的气味。作为一项任务,每天早餐后,由各连值勤排长掌握、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吃酥油、喝牛奶。有的同志便捏着鼻子吃酥油、喝牛奶。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情况逐渐有了好转。因为粮食严重不足,部队决定,每人每天减少粮食供应,增发一斤牛肉。很多同志肠胃受不了以肉代粮的饮食,各级就变着花样做牛肉,让大家吃下去保持身体健康。这时期我们还总结了高原行军的一些经验:通过空气稀薄的高山时少说话;高原沸点低,烧水、煮饭时多烧一会儿;把青稞炒熟后磨成糌粑,吃了不拉肚子;吃牛羊肉、糌粑要喝砖茶;粮食减半后可用糌粑拌野菜炒或蒸着吃。后来这些‘生活高原化’的经验在全十八军推广。”

  郄晋武和一五四团执行先遣任务时,在邓柯、德格、巴塘等地严格执行政策、纪律,不仅在当地,还在金沙江以西的藏族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