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 历史记忆
访十八军老战士刘志斌吴雪琴:雪域高原无悔路
发布时间:2011-08-05 15:58:00 蒋翠莲 王梦敏 西藏日报 中国西藏新闻网

  刘志斌和吴雪琴只是十八军队伍中普通的两名战士,是千千万万进藏工作人员中不起眼的一对夫妻;他们没有丰功伟业,没有骄人的成绩和英雄的事迹,几十年来,他们为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默默地付出着,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豪情满怀的壮年时光,他们都献给那片他们热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土地,献给了西藏人民。回望为西藏发展而付出的一生,他们说:无怨无悔!

  他,在河南刚上豫皖苏军区卫校,听闻淮海战役爆发,毅然渡江到安庆参加十八军,1950年随十八军在乐山参加誓师大会。会场内外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呼口号、放鞭炮、扭秧歌,一片欢腾。张国华、谭冠三在庆功大会上先后讲话,向到会的代表表示热烈祝贺,号召全军向英模功臣们学习,向功臣颁发了立功喜报、立功证和纪念册,向模范连队授奖旗。在首长和同志们激动人心的鼓舞下,他和战友们庄严地许下诺言:一定把五星红旗插在世界屋脊上,把光明和幸福送给西藏人民。庆功大会进一步激励了指战员们完成进军西藏任务的信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他,随部队进藏,途中所需粮食,除骡马驮运外,干部战士自行携带负重达30公斤以上。在高原缺氧条件下徒步行走已不容易,负重行军更为艰难。雅安至康定途中,要经过大小十余座桥梁。有的桥是由几根铁索上面铺装木板的铁索桥,行走时左右摇晃,上下摆动,令人头晕目眩。有的铁索桥载量有限,部队通过时人需拉大间距,骡马要卸载,所有驮载的物资,全由干部战士扛过桥去。这样,每过一道铁索桥都很艰难、费时。此时,高原已开始下雨,经常雨雪交加。淋雨、泥泞、柴湿、气压低,做饭困难,加之高原反应,病号骤增,部队十分疲惫。二郎山海拔3212米,是进军西藏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因川西平原暖湿气流与高原冷空气在此相撞,气候变化异常,山顶有很厚的积雪,常常东坡云雾缭绕,绵绵细雨,西坡晴空万里,山顶飞雪。山高坡陡,原始森林密聚,林中布满藤蔓和横七竖八的枯树,地下是腐烂枝叶和苔藓,蜿蜒小路且泥泞不堪。加之高原空气稀薄,爬山时气喘吁吁,不时有人滑倒,衣服溅满泥水,有人还被划破手脸,鲜血直流。他除了负重行军,还要照顾好病号,常常自己生病也无暇顾及。翻越海拔4300米的折多山时,山上空气更加稀薄。尽管内地三四月份正是艳阳天,此地却冰冻三尺,寒风凛冽,战士们普遍有强烈的高山反应,呼吸急促,心跳过速,嘴脸干裂,还出现脸肿、眼肿、流鼻血、头晕等症状,他也不例外。但他深深地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战士,更是一名医护人员。忍着剧烈头痛和高原反应,他仍坚持为战友的健康服务。

  他,随着十八军来到昌都,昌都战役结束后留下修路,半年后调回军区,和平解放后派往西南干部文化学校学习,学成后再次进藏分配到日喀则江孜,后来组织上安排前往格尔木,后又调回拉萨。

  她,1949年12月在眉山参军,调皮的小丫头在报名时故意在填表时将参军时间改为1950年1月1日,之后随着十八军民运部坐汽车进藏。

  她,随着部队来到甘孜,修完机场后进入卫校和军大八分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后方医院,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他。

  因为他的关系调到江孜,后又随他调往格尔木,一年后调回拉萨。

  在江孜时,他在江孜分工委分管行政工作。发放农业贷款,鼓励藏族同胞利用贷款发展农业生产,解决藏族同胞的经济困难。在格尔木时,他是卫生所干事,常常不顾路途遥远为当地群众上门诊治。回到拉萨后,组织上安排到运输公司,在运输公司卫生所负责驾驶员及其家属的医疗健康。自己很辛苦,却说长途运输不能按时吃饭,免不了胃病、腰椎病、关节炎,所以驾驶员最辛苦。为了患者能及时诊治,他常常饭吃一半立即放下筷子拿起了听诊器。

  西藏和平解放前,由于长期受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十分落后,广大农奴缺医少药的情况十分严重,现代医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为业务精湛又耐心细致,会骑马又会藏语,单位每次都会派她下乡为偏远地区的病人上门服务。年年下乡,每次下乡就是几个月,她毫无怨言。阿里地处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地广人稀,常年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7级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她却不顾艰险,冒着严寒多次到阿里为当地藏族同胞上门诊治,她说,看到病人好起来,就是莫大的欣慰和动力。

  她子宫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伤口未曾痊愈就随工作组一起下乡,在为藏族同胞治疗过程中,因运动量过大,伤口不小心被绷开,自己忍着疼痛咬着牙一声不吭用胶布将伤口缠上后继续为藏族同胞治疗。

  麻疹流行那一年,在日喀则乡下,日夜陪着重病患者,为患者精心诊治,为了让每一个患者早日康复,专门乘坐牛皮筏从上游漂到下游后翻山过去为患者复诊,患者一个个好起来之后,自己却病倒了。

  她说,在医院干的是儿科,在乡下就是全科。下乡后,不仅为藏族同胞治疗简单的病症,也为藏族妇女接生。在较偏远的牧区,有些妇女仍执意在羊圈边跪着生孩子,这时候,她除了做好产妇的临盆准备还要向她们讲述感染的危险,劝导产妇在屋内生子。在她言辞恳切的劝说下,产妇注意安全讲究卫生,新生儿的存活率也都挺高。

  她说,响应毛主席号召,医疗工作要面向农村,即便是腿摔断了也不能落下工作。

  那一次下乡,村里的马都放到了山上,只剩下一匹小马,去看病的时候马都还好好的,回来的时候,药箱带子断了,打到马屁股上,小马一下子将她从马背上摔下。“幸好当时还清醒地意识到把马缰绳丢了,马蹬踢掉,不然哪还有现在哟!”医院当时开好证明让她办三等二级残废证,她说去单位盖章太浪费时间,那么多时间都不知能为多少藏族同胞看病复诊了。本该享有多种照顾的三级二等残废证,她愣是拖到退休都没办。

  医院建立之初,办院条件十分艰苦。医务人员的住宿条件和工作环境都比较差,吃、穿、住、行极为不便。而医院的开拓者和先躯者们怀着强烈的革命热情和对藏族人民的深厚感情,不仅克服重重困难,还完成了许多政治任务。利用有线广播、印发传单及派巡回医疗队的方式,向僧侣及广大群众介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清洁卫生对防病的意义及种牛痘的好处,举办卫生展览,宣传卫生知识;医院在为广大群众看病的同时,也注意对西藏上层人士看病,扩大党在西藏的政治影响;参加平叛、民主改革、中印自卫还击战和救灾工作,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作出了贡献;增进与藏医的了解、联系和团结。医院建院后,便派人到门孜康拜访,赠送药品和其它礼品,接纳门孜康派出的学习人员,获得了藏医和藏族同胞的好评;认真执行党在西藏的民族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自解放军进军西藏后,一直实行的是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医疗制度,医院自始至终都认真贯彻执行,站在最前列,成为楷模。她同医护人员一起,为西藏医疗事业的发展默默地作着贡献,脚踏实地地谱写了西藏卫生事业的光辉篇章。

  为了工作,为了西藏同胞就诊的方便,也为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他们的子女都在西藏出生在西藏成长,两个女儿不幸患上先天性心脏病,动手术折腾了无数次。即便是这样,他们仍无怨无悔,他们说喜欢西藏,喜欢藏族同胞,对那里有感情。

 

(责编:晶晶)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