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郄晋武将军,记者的心里总有些忐忑。尽管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但由于郄晋武将军年事已高,要采访这样一位一生戎马倥偬、功勋卓著的老将军,既担心出纰漏,又担心偏离初衷。
在西藏军区军史办干事李文明的协同下,我们在成都军区离休老干部院内见到了郄晋武将军。已是90岁高龄的郄晋武将军身材高大,头发花白,眉宇间透着军人阳刚威武的气质。郄晋武一生转战南北、叱咤风云,从他的话语中,记者已经听不出燕赵方言了。
得知记者专程从西藏来,郄晋武老将军很是热情。虽然身体不是很好,但还是特意安排了一个小时的采访。
先遣支队为了度过粮荒、克服困难,提出“生活高原化”
1950年3月,十八军决定派出赴西康藏区的两路进藏先遣支队,南路先遣支队由53师副政委苗丕一率一五七团组成,分别进至甘孜、巴塘地区。把北路进军西藏先遣支队的光荣任务交给了一五四团。
3月29日,五十二师师长吴忠率领一五四团由乐山出发。先遣部队的任务是:调查研究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情况和兵要地志、民情风俗;了解沿线地区的粮食供应能力,采购囤积部分粮食、柴草、牦牛;吸收并训练一批藏族青年;向藏族人民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纪律;修筑道路、桥梁,制造和准备渡金沙江需用的船只。
“1950年3月25日,我们一五四团离开五通桥,到乐山军部驻地露营,领取了进藏物资。”郄晋武回忆说。五通桥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1949年底,十八军五十二师一五四团在追剿国民党胡宗南残部时,驻防在这里。
3月27日,先遣支队召开誓师大会。为了鼓舞士气,十八军党委授给一五四团一面“开路先锋”锦旗。29日,先遣支队从乐山出发,经过夹江,31日抵达川西重镇雅安。“出雅安向西没有公路,我们开始徒步行军。再前进补给就困难了,部队除了武器装备外,每人要带三四十斤大米。七连副连长张致海等少数同志竟背了80斤。除了带粮食,部分干部还带了些银元,以备路上用。在高原上跨越无数座铁索桥,爬二郎山、折多山、松林口这些又高又险的雪山,那种艰苦程度是难以形容的。”郄晋武老将军的思绪回到了进军西藏时的那段艰辛岁月。
“作为先遣部队,我们在康区实际了解了藏族的风俗习惯、高原自然地理、气候特点,更感受到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执行民族政策、尊重藏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建设甘孜前进基地的必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从雅安出发时带的粮食早已吃完,千山万水,补给困难,严重的粮荒威胁着我们。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严格遵守毛主席关于‘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经过支队党委研究,从长计议,部队人、马粮食定量减半。4月28日我们到甘孜后,一个多月的空投未能成功。先遣支队想尽各种办法捕捉麻雀、地老鼠、鱼和挖野菜充饥。一小撮反动喇嘛竟然编造了麻雀、地老鼠、鱼是‘神’的谎言向我们提出抗议。我们立刻停止捕猎,就挖灰灰菜、野油菜等度日,还把吃不完的野菜晒干储存起来。”
“为了更好地度过粮荒,适应高原生活,团党委提出了‘生活高原化’。学藏语,吃酥油糌粑,喝牛奶,捻毛线,织手套、袜子。酥油、糌粑、牛奶对藏族同胞来说,是很美味的食品,我也吃得惯。可是部队有些内地的同志的确闻不惯酥油、牛奶的气味。作为一项任务,每天早餐后,由各连值勤排长掌握、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吃酥油、喝牛奶。有的同志便捏着鼻子吃酥油、喝牛奶。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情况逐渐有了好转。因为粮食严重不足,部队决定,每人每天减少粮食供应,增发一斤牛肉。很多同志肠胃受不了以肉代粮的饮食,各级就变着花样做牛肉,让大家吃下去保持身体健康。这时期我们还总结了高原行军的一些经验:通过空气稀薄的高山时少说话;高原沸点低,烧水、煮饭时多烧一会儿;把青稞炒熟后磨成糌粑,吃了不拉肚子;吃牛羊肉、糌粑要喝砖茶;粮食减半后可用糌粑拌野菜炒或蒸着吃。后来这些‘生活高原化’的经验在全十八军推广。”
郄晋武和一五四团执行先遣任务时,在邓柯、德格、巴塘等地严格执行政策、纪律,不仅在当地,还在金沙江以西的藏族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临时受命,任十八军进驻拉萨入城式总指挥
1950年10月7日,昌都战役打响,解放军分别在邓柯、德格、巴塘渡过金沙江,分路向西挺进。郄晋武带领一五四团从邓柯渡江后经青海巴塘草原,迂回千里,与青海骑兵支队协同作战,直插昌都以西,截断敌人退路。
“昌都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势力和西藏上层反动分子的政治阴谋。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胜利的凯歌声中,我们于1951年8月向拉萨挺进。一路上虽然没有战斗了,但是困难很多。从昌都到拉萨2000多公里的路上,我们过了‘穷八站,富八站,不穷不富又八站’,边走还边为后面的部队设兵站。翻过了最后一座山鹿马岭(米拉山)后,很快就要到拉萨了。”
1951年10月26日,十八军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雄壮地进入拉萨城区。一五四团接受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郄晋武担任十八军进拉萨入城式总指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郄晋武说:“我接到入城式总指挥这个任务很突然。”
郄晋武回忆说,10月23日,驻扎在德庆(现达孜县)的一五四团正在修整,准备入城式。下午,军参谋长李觉找到他,说:“交给你一个任务,担任入城式总指挥。”本来入城式总指挥是由李觉来担任的,可他实在太忙了,抽不出时间,就来找郄晋武,让他担任入城式总指挥。
“当天下午我就过河赶到拉萨。考虑到要安排三个副总指挥,一起商议入城有关事宜。这三个副总指挥分别是9月9日到达拉萨的先遣支队副参谋长顾草萍,原是一五四团副团长;十八军军内指挥长董军华(音);还有西藏地方政府派的七代本。本来原定的是25日进城,后来西藏地方政府说26日是个吉利的日子,就定在了26日。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拉萨市区所有街道、各主要路口进行侦察;其次还要确定入城路线,队伍游行路线;还要警戒,保证队伍安全;另外,还要做阅兵和欢迎大会的工作,建阅兵台和大会主席台。我们分了工,涉及到地方的事情由七代本负责,涉及到部队的由部队来做。部队过了拉萨河到了拉萨东郊准备入城的时候,26日早晨,张经武代表和阿乐部长到东郊部队驻地来欢迎部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张经武代表,他非常和气,很亲热。他介绍了噶厦地方政府的情况,也谈了些部队应该注意的事项,还和部队合了影。我对这件事印象很深。”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郄晋武历历在目。
1951年10月26日,西藏地方政府在拉萨东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十八军仪式。一五四团部队以分列式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然后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会场。欢迎仪式在军乐队高奏国歌声中开始。欢迎大会之后的游行中,一五四团部队在五星红旗和毛泽东、朱德画像引导下,以军乐队、红旗队、腰鼓队为前导,在《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威武雄壮地进入拉萨城区。西藏地方政府各级官员、三大寺的活佛、堪布、藏军以及各族各界僧俗群众两万多人夹道欢迎。拉萨全城红旗招展,鼓号齐鸣,哈达纷飞,街道两旁,屋顶窗户,人山人海,争相目睹这一盛大的历史场面。
吃大苦耐大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
十八军进驻拉萨后,一五四团奉命留下一个营驻拉萨,团主力继续前进,于1951年11月15日同时在江孜、日喀则分别举行了入城式。
“在拉萨以西的部队,都遇到了严重缺乏粮食和柴草的困难。刚到拉萨时,战士们拾些牛羊角、骨头和牛马粪作燃料,一些喇嘛说牛骨头不能烧,就停止了。军机关部长、处长们每天只给配两杯开水喝,其他人只能喝生水。那时年轻,也没啥。在江孜、日喀则的部队因缺粮缺柴,吃了三天的冷水泡豌豆。为了落实长期建藏的思想,部队除了训练教育和开荒生产,团党委还发出了学藏语文的指示。”
1952年,因为在高原修建公路环境恶劣,工程量和劳动强度太大,公路无法迅速延伸,当时空军尚不具备远距离空投的条件,部队后勤给养供应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西藏军区和西藏工委除大力组织畜力运输外,经过外交途径从海上绕道印度、锡金运输了3500吨大米到西藏。6月,一五四团从江孜南下调至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的亚东地区,执行大米转运和修建储备仓库的任务。7月,李觉参谋长在亚东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中共亚东修建委员会会议,讨论了吸收当地上层人士组成修建委员会,做好统战工作;组成辎重营集中骡马参加运输。部队自己动手,伐木采石,修建仓库。
“第一批1000吨大米6月19日从上海起运,7月初到印度加尔各答,7月中旬运抵甘托克。我们已集中了1500匹牲口,分批到甘托克运输。总后勤部给亚东下达的任务是:12月底前完成3500吨大米的运输任务。我们计算了一下,每驮按120斤计算,需近6万驮次;从甘托克到亚东,每趟往返七天,同时还需修七八百间仓库储存。为提高运力,我们打算制造一二百辆马车,同时抽调部队修建亚东至江孜的马车路。”
“从亚东到拉萨,骡马要走十一天,物资运输相当困难。当时一斤马草最高要卖到两块银元,雇一匹马走一天要十一块银元,按里程计算比飞机票价格还高。在这样的困境下,我们一边修筑从亚东到帕里的公路,一边帮助群众看病、修水磨,还教群众唱歌,进行宣传教育。渐渐地,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当时,江孜、亚东一带驻有外国军队,亚东又是一个同外国接壤的商埠,我们在亚东站稳脚跟意义重大。那时,境外敌对势力经常派人伪装成来往经商的边民,潜入境内搞特务活动,气焰十分嚣张。部队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打击敌人的破坏捣乱,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有一次,敌人企图在仁青冈摸我们的哨兵,群众抢先向我们报告,我们早准备,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1953年11月的一个深夜,三个特务妄想破坏我们新修的仓库,被我们警卫部队发现,在群众的帮助下,很快抓住了一个特务。就这样,我们在亚东站稳了脚跟,把红旗插上了喜马拉雅山。”
在进军西藏、建设西藏的征程中,郄晋武对中央“进军西藏不吃地方”指示的感受非常深刻。2009年8月,他在北京举办的“老西藏精神座谈会”上说:“从解放初期起,西藏工委、西藏军区领导、进藏部队和工作人员,团结西藏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担负起建设西藏的各项任务,进行开荒生产,修公路,建机场,组织运输,打通内外贸易等,冲破了反动上层的封锁,粉碎了敌人企图困死、饿跑进藏部队的阴谋,在西藏站稳了脚跟。接着,又在各种困难都很大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创造了200多个西藏第一。”
1983年,郄晋武离休回到内地后,始终记挂着西藏的建设和发展。1990年他再次回到朝思暮想的西藏,并专程来到山南错那县边防;2001年、2005年,他又两次进藏,来到亚东乃堆拉山口看望边防官兵。
在郄晋武家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幅布达拉宫彩色挂毯,寄托着老将军对高原的牵挂。采访结束时,老人欣然题词寄语西藏:“祝愿西藏发展前景更辉煌!”
(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