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小区里的藏式住房
农牧民的养殖业办得红红火火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过去的五年间,西藏百姓的生活在一个个惠民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下越过越红火。在新农村建设中,“安居乐业”作为突破口,为西藏各族百姓带来了福祉,百姓享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成果。
记者在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获悉,“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70亿元全面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使得全区住房条件比较差的27.5万户、143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屋。
作为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农牧民安居工程旨在通过政府运用市场机制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在过去的5年里,实施了农房抗震加固工程、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一系列民生安居工程提高了农牧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同时,大力推进“八个基本解决”,农牧区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开展“母亲水窖”等工程,累计解决了15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159个乡镇和1659个行政村通了公路,54个县通油路、公路通车总里程5.8万公里,比“十五”末增长33%,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任务。
农牧民喜庆乔迁新居
国家系统工程“村村通”包括公路、电力、生活和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在“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又有74万农牧民用上了电,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0.3%和91.4%,乡镇通邮率达到85.7%,农牧区碘盐覆盖率达到92.3%。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3G网络实现县县覆盖,互联网用户超过115万户,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光缆、通传真。
社会事业方面,西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四次提高“三包”经费标准,平均达到了1800元;农牧民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建成了72个县卫生服务中心和682个乡镇卫生院,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重点科技工程项目成效明显,科技富民强县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在逐步完善,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全覆盖。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和优抚群体的生活。
(责编: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