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总书记的要求,言简意赅,把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地统一起来,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对于指导我们党更好地肩负起执政使命,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和凝聚广大群众为实现共同的利益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世界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的科学归纳
正如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一个根本点。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90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历史观和群众权力观的生动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群众是社会的真正主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群众与党政干部之间的主仆关系,要求全体干部自觉地从政治的高度、党性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事业成败的高度来增强群众观点,牢记自己任何时候都是人民的公仆,绝不以权谋私。要求我们党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力,从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生动体现。我们党9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党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奋斗史,是一部党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发展史。一方面,党来自于群众,植根于群众。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一个先进政党对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体现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群众的亲切关怀。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方法论,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具体的指导
我们党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的本质,就在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凝聚民心,推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我们党才能够更深地把握执政规律,才能够不断地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化解矛盾,降低执政风险的重要法宝。从根本上讲,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冲突和人民群众中大量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是当前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根源。这就决定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从物质利益问题着手。把实现群众的愿望作为最大事情,努力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排除干扰,把握改革方向的行动指南。改革开放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探索的失误和损失,如何确保改革不至于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基层,放在普通群众身上,下大力气解决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事情,下大力气去做群众受益面大的事情,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转变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变化,脱离群众的危险加大了,官僚主义重新抬头,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遇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当作执政用权的第一信号。
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为执政党,治国之事千头万绪,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是当务之急的大事和要事。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因素。90年来,我们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实践论,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要求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是一种执政理念,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要求。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从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抓起,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最忠实的代表。党能否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广大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所在。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从群众最希望的事情做起,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凸现出来的各种矛盾,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必须加快发展,为实现群众利益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从群众最现实的困难帮起,努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现在,我们国家的物质财富还不是很充裕,部分群众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还有部分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对此,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另一方面,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能顺民心、合民意、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
(责编: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