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湖,抬头望去,朦胧、疏淡。一片苍郁的天光下,湖心岛绿树掩映,枝叶纷披,岛上的烟雨楼重檐飞翼,气宇嵯峨。
在湖的一角,我寻到了那只红色的小木船。她安详泊在水面上,像一个历尽沧桑、饱经风霜的长者,深刻凝重……
轻轻登上船头,步入窄窄的船舱,一种沉重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环顾四周,一张桌子,几只白瓷杯,十余把木椅,虽然简朴得让人无法想象,但船已经与南湖融为一体,凝固成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站在承载着岁月沧桑的红船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她是一个伟大政党的摇篮,是一部恢宏传奇的开端,是一种可贵精神的发源。从这艘红船开始,中国走向崛起。90年自强不息的信念和丰功伟绩的震撼,擎起民族复兴、独立自主的尊严;90年风雨飘摇,树起一座顶天立地的丰碑。此刻,南湖的涛声,在我心中澎湃;南湖的情怀,在我胸中蔓延……
1921年的那天,一群风华正茂的共产党人围坐在这只风雨飘摇的小船里,以中国脊梁为笔,以赤子热血为墨,书写扬帆万里骇浪击水的世纪宣言。他们的铮铮誓言酝酿着世纪的风雷,他们铿锵有力的双手擦拭着一把镰刀和一把锤子,然后,把这两样普通的劳动工具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永远的武器和不倒的旗帜!
我仿佛看到一位巨人划出惊天动地的第一桨,中国革命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穿越峥嵘岁月的风烟,穿越沧桑历史的悲壮,直指共产主义的光辉彼岸。从此,铁锤和镰刀交合的旗帜,舞动在乌云密布的黎明,唤出一片希望的曙光,燎原成中国光明的前程。南湖之舟的革命圣火,从硝烟弥漫的北伐战场,到炮火连天的井冈山头;从千难万险的长征路,到枪林弹雨的抗日战争;从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到风雨过后太阳红的新天地,再到新中国诞生和改革开放,以昂扬的旋律,迎风破浪,穿越峥嵘的岁月和沧桑的历史,引导千百万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创造与日月同辉的丰功伟绩。
瞻仰了红船,登上烟雨楼,绕过一座古朴的石牌坊,便踏入南湖革命纪念馆。在绿树的掩映中,这座党徽造型的建筑,有一种令人屏息的庄重。纪念馆的正门上方镶嵌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七个熠熠闪光的大字。沿着台阶进入纪念馆陈列大厅。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更看到南湖之舟载着历史的嘱咐和重托,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上执著前行。
恍惚中,我似乎觉得那位从韶山冲走出来伟人的高大背影就在附近,他正从玻璃橱窗后平静注视着我。当年,他曾持一把油纸伞,一袭蓝布长衫,在湖边踽踽独行,深邃的目光忧郁凝望铅色的天空,风鼓荡着他的衣袂旗帜般哗哗抖动,似一首强劲的歌。他的身边,还有他的战友,董必武、何叔衡……面对这些老党员,我很想说些什么,也很想举起拳头,重复一遍入党誓言。良久,一种崭新的感觉左右着我,真切地感觉到血脉里有着刚性的声音在流动,心灵里塞满渴望飞翔的冲动。
步出纪念馆,红日普照,满湖灿亮鲜艳。南湖以她深刻韵味的气息、烟雨苍茫的景观和深遂恒久的魅力,留在我的心中。而那只灿烂的红船,镌刻着凝重的历史份量,也永存我心。
(责编: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