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扶贫开发战略努力改变落后地区面貌
发布时间:2011-07-14 08:40:00 李亚彪 于文静 王立武 新华网

  白际乡是安徽休宁县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乡。上世纪90年代以前,乡里仅有两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通,村民祖祖辈辈靠肩挑背驮运送生产生活物资。直到1996年,这里还不通电,没有程控电话。

  白际乡扶贫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这里工作20多年的乡干部方松辉指着通往乡里的柏油路对记者说,路通当天,白际乡第一次开进了汽车,群众放鞭炮、敲锣打鼓庆祝。

  白际乡踏上脱贫致富路,正值党和政府着手进行大规模扶贫开发之际。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部分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导致贫困现象严重的情况,党和政府实施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事业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介绍。

  1978年到1985年是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农村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放开农产品价格和市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在乡镇企业或进城务工,增加了收入,贫困问题大面积缓解。1986年到2007年,扶贫开发进入专项计划推动阶段。《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相继出台。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扶贫事业进入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丁丹  设计制作:洪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