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旦:日子火了,不忘党的恩情
发布时间:2010-10-19 11:27:00 田志林 西藏日报 中国西藏新闻网

  “如今,只要我们遇到困难,村里的洛旦便会慷慨解囊。在他的带领帮助下,我们全村人的生活其乐融融。”谈起村里的洛旦,城关区娘热乡林卡村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洛旦这小子,有出息,为村里的贫困家庭帮了不少的忙。

  家里人多,解决温饱是一家人最大的难题之一。从14岁开始,洛旦便到娘热乡民间艺术团唱戏。

  1984年初夏的一天,洛旦在收音机里听到一档关于改革开放的节目后,年轻气盛的他便想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心动不如行动,他迅速辞去了艺术团里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根据收音机里提供的信息,洛旦利用乡里的农村小额扶贫贷款贷到500元,加上几年来的积蓄,购买了一辆农用手扶拖拉机跑起了运输。一年下来,洛旦就还清了所有债务,并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随后的几年里,洛旦先后筹资购置了解放牌、东风牌汽车、大型客车、桑塔纳轿车,并动员亲朋好友和他一起搞货运,做出租车生意。

  随着拉萨出租车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洛旦又瞄准了加油站这一新兴行业。1999年,洛旦卖掉出租车和货车,投资30余万,在拉萨市二环路和德吉路交叉路口建起了加油城。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当时的做法,因为德吉路当时还是一条土路。在别人看来,这个路段并不是建加油城的好位置。但我相信,随着拉萨城区的不断发展,该地段必然会成为黄金路段。现在回想起来,现实印证了自己当初的想法。”洛旦说。

  洛旦富起来了,他没有忘记娘热乡的乡亲们。他先后出资帮助娘热乡14户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习了驾驶技术,并帮助这些孩子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在加油城里,他还解决了9名困难家庭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为了帮助娘热乡贫困家庭尽快脱贫致富,洛旦每年还拿出3000余元为贫困户购置农用生产资料。为了让贫困孩子更好地学习,他每年还向娘热乡中心小学捐款5000元。

  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洛旦激动地告诉记者:“我走上富裕的道路,改变命运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对西藏的特殊政策,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才让我有了成功的今天。日子火了,不能忘记党的恩情。”

 

(责编:晶晶)

责任编辑:丁丹  设计制作:洪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证 04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