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喜现在最大的心愿是能和二哥在一起多待会儿,唠唠家常。
当年他刚当上河北滦平县周台子村支部书记时,为发展集体经济,亲手断了亲二哥的财路,为此,哥俩好几年见面都不说话。几年后,范振喜罹患白血病,二哥又是骨髓移植又是白细胞移植,为他捡回了“半条命”。
“二哥对我有恩啊。我对他有愧疚,但绝不后悔。百姓对我的信任就是责任。”因为泪囊萎缩,这个感情丰富的汉子,如今无论欢喜还是悲伤,都流不出一滴眼泪了,可说这话时,范振喜的声音有些哽咽。
是你亲弟弟也是村支书——“大义灭亲”
1987年,25岁的范振喜从部队复员回到周台子村。在乡亲们信任与期盼的目光中,他当选这个又穷又乱的小山村的村支书。“真是没想到,我当时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大伙却这么信得过我。”范振喜横下一条心:豁出命也要让周台子变个样!
此后的20多年,他用行动践行了这一共产党员郑重的诺言。
范振喜深知,想为群众办事,集体没钱只能是空想。当时村里有几个零散矿点,先占先得。集体很穷,个别人却因为开矿富得流油,群众意见很大。范振喜的二哥是村里开矿的最大户,一年收入就有8万元左右。
范振喜决心先拿二哥开刀,收回矿点。他对二哥说:“我是你亲弟弟,但也是村支书。你多挣钱只是咱家的福,可大伙把我推到支书这个位置上,我就得为全村人着想。”“当个小破官,胳膊肘就往外拐算计自家人?你真敢这么干,咱们就不是兄弟了!”
恼过、怒过、骂过,但面对义无反顾的范振喜,二哥最终交出了矿点,由村统一管理。捋顺了铁矿承包关系,村集体当年进账10万元。用这“第一桶金”,村里栽果树、垒大坝、翻盖学校,周台子村开始变样了。
“大义灭亲”让乡亲们看到了范振喜的真心和决心。74岁的村民孙淑兰说:“要不是范书记牺牲自家利益,哪儿有俺们村的今天呀。”
跟范振喜一起长大的周台子村党委委员杨国兴说:“范书记对他二哥的感情其实特别深,私下里对我说过好几次,心里最难过的事就是兄弟俩一年最多在一起吃两顿饭,在一起的时间太少。”
不认亲弟弟但认好书记——“情深似海”
1991年秋天,正当周台子村的发展有了点眉目,人心也渐渐拧成一股绳的时候,“天塌了”——范振喜为村办企业考察项目时,不小心接触了有毒化学原料。“我得白血病了。”从医院回来,范振喜神情沮丧地对杨国兴说。
“我当时就懵了,哭得像个孩子似的。”多年以后,说起那天的情景,杨国兴仍然特别难过。
同范振喜几年都不说话的二哥听到这个消息,找到杨国兴:“听说移植亲人的骨髓可以治这个病,把我的移植给他。”
“你不记恨他啦?”杨国兴问。
“咋不记恨?我不认这个亲弟弟,但认这个好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