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向西、西出阳关。2010年底,肩负重托的2541名援疆干部,带着13亿中国人民的无私大爱,跋涉数千公里,进入新疆。他们被誉为传递国家行动的“使者”,他们是新时期“边塞新曲”的续写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
援疆,无悔的选择
“太阳、月亮、鲜花,还有我,我们一起怀念你,朋友……”在库车县阿格乡卫生院工地上,乡干部乌斯曼·提依甫用维语演唱自创的《怀念马素明》,苍凉而悲壮的歌声,穿过库车河畔静静的白杨林,在天山深处回荡。
4月26日15时30分,浙江宁波市建设集团援疆项目部经理马素明在赶往玉奇吾斯塘乡卫生院工地的途中,因躲避迎面而来的车辆,不幸遇难,年仅33岁。
噩耗传来,库车县阿格乡和玉奇吾斯塘乡的各族干部群众,自发赶至殡仪馆,献上鲜花,送他最后一程……
“好巴郎子呀,眼瞅着卫生院大楼一天天长高,没等到建好,你咋就走了?”玉奇吾斯塘乡乡长卡尤木·热合曼哽咽着告诉记者,卫生院施工人员不少来自内地,马素明提醒大家,要尊重当地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为了密切与当地群众的关系,他经常组织施工单位与卫生院员工联谊,施工人员和当地群众成了好朋友。
“马儿,你慢些走!”马素明生前的同事赵和甫泣不成声,“援疆工程困难重重,可在电话里,他说的最多的却是三个字——没问题!”库车日夜温差大,混凝土浇灌好后易破裂,马素明打电话到宁波请教,宁波的工人觉得新疆太远不想去,他凭着老关系,一个个地动员,连火车票都给买好;进入冰冻期,工人都回家了,他担心混凝土开裂,在工地上坚守了20多天……他姓马也属马,像马一样吃苦耐劳,被大家称为“马儿”。
这位“主动报名援疆的小伙子”,时常在宁波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库车县委副书记罗思维的眼前显现。担任宁波市援疆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的罗思维有一大遗憾:春节前后,马素明两次提出入党的请求,可就在考察期间,他永远地走了!他走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我想睡会儿。”他太累了!承担着库车县阿格乡卫生院、玉奇吾斯塘乡卫生院扩建工程项目经理,10个月里奔走在库车、阿克苏的大漠戈壁滩上。如今,两座卫生院交付使用,可他却看不到了。
“他为库车建设献出了生命,库车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库车县县长玉素甫江·买买提说;331名浙江省援疆干部庄严承诺:立志完成马素明同志未尽的援疆事业,学习他发扬光大“浙江精神”;学习他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学习他以民族团结大业为重,争做“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特别能团结、特别能自律、特别能奉献”的援疆干部表率。
抛繁华而乐寂静,舍安逸而取艰难,是马素明的写照,是浙江援疆建设者的缩影,也是19省市数以千计援疆建设者的无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