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6月6日,在受灾严重的望谟县,消防官兵与群众联手抢险。摄影:罗祖亮
“关键时刻站出来,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使命。”谈起抗击“6·6”特大洪涝灾害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贵州省望谟县新屯镇镇长罗启云神色肃然。
死里逃生的群众说,危急时刻真正体会到了共产党员“主心骨”的作用,有党在,灾后重建不是难事。
用生命履行入党誓言
此次洪涝灾害来势凶猛,沿河许多群众反应不及,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望谟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部署县直机关党员干部,以及公安民警198人,协警50人,武警、消防官兵40余人,迅速赶赴县城沿河一带,组织群众疏散。在县城4处低洼地段,许多遭洪水围困的群众被解救脱险。各受灾乡镇党员干部也纷纷冲到一线。当晚,望谟县转移、疏散群众4.5万多人。
罗启云还保留着6日零时24分黔西南州气象局发出的一条短信:“目前,望谟坎边、纳包两个乡镇降暴雨,打易镇降大暴雨142毫米,预计未来降雨仍将持续。”罗启云说,根据经验判断,这样大的暴雨,极有可能诱发山洪、滑坡、塌方。新屯镇所有在家的党员干部立即出动,疏散沿河一带群众。
6日凌晨,正在县城办事的打易镇派出所副所长向翔接到电话,辖区内出现暴雨,发生山洪,便立即与随行的派出所副教导员何会洋、民警刘克庄连夜驱车赶回打易镇。他们一路上用喊话器警示村民疏散,引导群众撤至安全地带。当警车行驶至距县城19公里的新屯镇纳岜村时,人和车被卷入洪流。
资料图片:6月9日,消防官兵在望谟县新屯镇背着村民过河。贵州望谟洪涝灾害发生后,位于望谟县城郊的新屯镇公路被洪水冲断,村民只能在洪水中和悬崖陡坡上穿行,十分危险。正在望谟县城搜救的消防官兵得知后,立即赶赴新屯镇,疏散护送当地老百姓通过危险路段,保障通行安全。 摄影:杨光振
“一开始,还能看见警灯一会儿没入洪水、一会儿露出水面闪烁。但很快,警车就不见了踪影。”事发时正在高处避险的村民岑仕芬回忆。
望谟县公安局局长唐朝海说,当时,下游的雨并不大,沿岸村民警觉度不高,如果不是3位民警一路预警,可能会有更多村民伤亡。
6月11日,搜救人员在下游60多公里外的河滩上找到了向翔和刘克庄的遗体,运回县城时,成千上万群众伫立街头,洒泪迎接英雄归来。
搜寻队伍仍在寻找何会洋的下落,尽管希望渺茫,人们仍在期待奇迹发生……
3位民警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年龄相仿,向翔32岁,何会洋28岁,刘克庄30岁;警龄接近,向翔、刘克庄都在2006年同期考入警察队伍,何会洋则早他们一年。
为救灾而不顾安危的党员不止3位共产党员。打尖村组长王建忠在大家紧急疏散时,奋力抢运集体存放在村活动室的水泥,不幸被袭来的山洪卷走。
提起王建忠,打尖乡党委书记张帆语音哽咽:“他本有足够的时间逃生,但为了减少村集体财物损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