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
彭燕:把最美的青春献给藏北草原。视频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12年前,当西藏那曲军人在冻土层里栽下1000株杨树时,20岁的彭燕从成都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走上藏北高原。
今天,那曲军营只剩下一棵树,也只剩下彭燕一位女性。彭燕和小树一起,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生长,四季不败。
小树和她,是藏北军营最美的风景。
坚守
军校毕业前夕,刚刚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彭燕坚决要求到那曲——平均海拔4600米的“世界屋脊之脊”。她说,是党员,就应该去最艰苦地方。
无名的小杨树,并不是藏北军营有过的唯一的树。那曲军分区有条不成文的规定:种活一棵树,即立三等功。在四季不断的暴雪和常把房顶掀翻的大风中,一代代官兵愚公般地种树、种树,却无人能摘取那枚闪亮的军功章。
彭燕也不是那曲的第一位女军人。军分区陆续有过几十位女性,因为严重的高原反应,她们中的大多数在一两年后就调离。2002年后不到两年的时间,段绍慧和郑金玉两位大姐先后病故——她们的生命长度都不到40岁。
不约而同,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那曲军营最后的女性。
彭燕原本瘦削的身子更加憔悴。她在日记里写道:宽广坦荡的那曲草原啊,我为你而来,你却为何容不下女人的存在?
然而,她没有哪怕是轻微的动摇——14次,她放弃了调出那曲的机会。
植物学家说,没有树能够在那曲成活,但那曲军营的小树推翻了这个论断。
人们说,女人不属于生命禁区,但彭燕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12年。
彭燕说,党员这块“金字招牌”,应该是纯金而不是镀金的。
成长
一年又一年,彭燕黑了、瘦了,脸上有了斑点,指甲开始凹陷。身高1米65、体重却只有40多公斤的她往风里一站,肥大的军装哗哗作响。
住在被人们称为“夏天水帘洞、冬天水晶宫”的土坯房里,每天醒来,被子上厚厚的一层土。床头不能靠着墙,否则头发会被冰粘在墙上,用剪刀才能分开。
“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这点苦,哪能吓趴下了?” 彭燕给自己打气。
岁岁年年的风雪让她懂得,只有一颗坚强的心,才能装下这辽远的高原,共产党员,就应该拥有坚强的心。
2005年12月,彭燕下索县巡诊。
冰雪使汽车抛锚,她只好背上药箱步行。大风袭来,一个跟头摔在地上,失去平衡的身子“嗖”的一下沿着斜坡滑到悬崖边。
半个身体悬空了。她死死抱住路边凸起的冰柱,在同事们的拉扯下爬回路面。人上来了,10个指头却被粘在了一起。最后,卫生员杨海捡来石头,一点点把冰柱敲碎。彭燕的手鲜血淋漓。用这双手,她坚持巡诊完了最后一个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