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拍摄的唐卡全景。新华社 金立旺 摄
米玛次仁的唐卡作坊不只是从美学层面体现了藏族优良传统的精神价值。虽然上门拜师的人众多,但为了帮助弱势群体,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唐卡作坊一直把待业青年、残疾人、孤儿等作为招收学徒的主要对象,目前,作坊学徒已有13名。米玛次仁认为这是一种更有意义的传承。
米玛次仁为自己设计的最好归宿就是一直收徒弟画唐卡,一直到干不动为止。但这个瘦削的画师也承认,技术的继承是现在刺绣唐卡艺术面临的一个问题。刺绣唐卡的题材多为佛像和菩萨像,面孔和眼睛是佛教唐卡的精要所在。藏族的艺术家们都相信,如果脸和眼睛有任何一丁点瑕疵,都将会产生不良的因果报应。这种信念虽属于超自然范畴,但确实是藏族传统艺术的精神所系,因此纯正的刺绣唐卡在制作上有着超乎技术层面的严格要求。“重要的是学徒的悟性。”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米玛次仁在教学方面不只限于刺绣技术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徒们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这当然是一种更接近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做法。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