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选代码:78
候选人姓名:普琼
工作单位: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仁多乡完小
普琼,男,藏族,1976年7月5日生,西藏日喀则地区康马县人,1995年参加工作,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专科学历,现为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仁多乡完全小学校长。
仲巴县地处西藏日喀则地区最西端,与尼泊尔接壤,县城驻地海拔4772米,是日喀则地区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气候最恶劣、居住最分散、边境线最长,交通最不便,生活成本最高的纯牧业县,素有“生命禁区”的称号。而仁多乡则位于仲巴县最北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仲巴县气候最恶劣的乡镇,也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乡,距县城470公里。如遇大雪封山,从仁多乡到仲巴县城距离900多公里。因此,仁多乡便有了“生命禁区的禁区”之称。提起仁多乡,不少人都不愿意到那工作。而普琼同志自到仲巴后,一直坚守在仁多乡完小的教学一线上。几年来,普琼同志以校为家,公而忘私,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多次受到区、地、县级表彰,曾于2007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2009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普琼同志始终牢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践行着自己入党时的庄严承诺。2008年西藏拉萨发生了骇人听闻的3·14打砸抢烧事件。普琼同志更是用行动向党和人民证明着他的赤诚之心。他积极参加支部学习,多次组织教职工召开党员生活会,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多次向组织汇报思想动态,上交心得体会,严厉声讨达赖集团的滔天罪行,成为了全县教育系统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排头兵。普琼同志还经常利用进村工作的机会宣传党的政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西藏的发展历程向牧民群众宣传共产党好、祖国大家庭好。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数万同胞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普琼同志知道这一消息后,主动捐款1000元。由于其家庭困难,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一人工资生活,同事都劝他少捐点,憨厚而不善言谈的他只是呵呵一笑,“没事的,我是党员”。
作为一名教师,普琼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他严格要求自己,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榜样。作为一名校长,他深入掌握每个班级、每个教师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外出搜集资料,及时了解每个年级的教学状况,掌握各种教育教学信息。作为一名班主任,他对自己班级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本来校长可以不带课,但仁多乡由于气候条件太过恶劣,教师紧缺,他还担任一个班的语文课。备课、上课、听课、测试、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有繁杂的全校行政工作……这一切都使他感到了身体的疲惫。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使得年轻的他已经身患多种疾病。有一次,他身患肾结石,不得不请假去看病。当时,县教育局考虑他工作以来从来没因私事请过假,再加上病情严重,因此给他批假两个月。但不到一个月,他就归校了。问他原因,憨厚的他嘿嘿一笑,只有一句话:“想孩子们了”。是啊!在他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孩子。他也正是凭着对学生无限的爱,才能十几年如一日地扎根在“生命禁区”的讲台上。
在内地为创造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而努力的时候,作为西藏一个纯牧业、高海拔的偏远边境大县来讲,仲巴县依然在为实现“一个都不能少”而努力。仲巴县是一个纯牧业县,牧民群众思想相对保守,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控辍保学”成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仁多乡完小作为全县距离县城最远,覆盖范围最广的一个学校,其控辍保学的难度无疑是全县最大的。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普琼同志带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经常半夜起来查看学生宿舍,多次独自外出追回辍学学生。仁多乡没有一条真正意义的路,路途远,路况差,其中的困难非常人可以想象。露宿草地、忍冻挨饿,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仁多乡的一个学生离开学校回家,说不想上学了,普琼同志借了辆摩托车连夜去追。由于路况差,刚离开乡所在地不远,摩托车就坏了。普琼同志不得不走路去追。十几里的山路,普琼同志硬是一个人连夜赶到学生家中,水都来不及喝,就认真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他又是讲法,又是讲身边的事实,几个小时下来,固执的学生家长终于被感动了,同意送孩子入学。从此以后,这名学生认真学习,每学期假期结束后,总是第一个返回学校。如今,他已经成为内地西藏班的一名优秀学生。这名学生的父母也成了仁多乡远近闻名的义务教育宣传员。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仁多乡这个本来控辍保学难度最大的乡,如今已经是全县学生到位情况最好,巩固率最高的乡。
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普琼同志大胆创新,加强了学生组织建设,建立完善了学生会组织,在班级管理上开展了“班干部轮换制”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确保了年级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普琼同志还坚持“从实际着手,用管理办学,以质量取胜”的原则,带领广大教职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普琼同志充分认识到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为此,他自费购置了一台电脑,在自己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兼任了学校的电教员,他的家也成了仁多乡完小的电教室。他担任校领导以来,仁多乡完小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建立健全了教学奖惩制度、严格的教职工考勤制度、适合牧区学校的辍学生追回制度以及完善的后勤和三包管理制度。2008年、2009年、2010年,仁多乡完小连续三年被仲巴县县委政府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普琼同志也连续三年荣获仲巴县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在对教职工的管理上,普琼同志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对他们热情关心,从而使得仁多乡完小成为了全县教师队伍最为稳定团结的一个学校。作为校长,作为学校的资深教师,普琼同志原本可以居住最好的教职工宿舍,但他的家永远是全校最简陋的。直到2009年,仁多乡完全小学实施校舍改造,土木结构校舍全部拆除后,普琼同志才搬进了新宿舍。每当有学校教师的房屋漏雨时,普琼同志总是第一个爬上屋顶,维修加固;每当有教师生病时,普琼同志总是第一个端茶倒水,嘘寒问暖;每当有人抱怨仁多乡条件艰苦时,普琼同志也只有简单一句话:“仁多乡是苦,但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对得起孩子。”朴实无华的一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响亮的口号,却包含了一个教师高尚的师德和敬业精神。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