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和相关制度改革措施,不断为创业兴业引路、给企业发展松绑,进一步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注入无限青春活力。除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外,政府的一系列税收、贷款优惠政策也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了大学生创业,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了整个国家的蓬勃朝气。
西藏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近年来,西藏高校师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西藏大学团委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新创业大赛,积极成立西藏大学学生创业联盟、西藏大学学生创业辅导站、西藏大学青年发展咨询与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与平台,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的热潮中。
康萨贡觉可能是其中经历和发展都比较特别的一位。康萨家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孔刺绣唐卡的传承家族,而他是第六代传承人。目前他也是中国西藏人物网、觉罗传媒和觉罗科技的CEO。
康萨贡觉的创业之路可谓是水到渠成。在刚上大学军训时,他便与同学推销饮料,短短两周内净赚了5万元。这是他赚取的第一桶金。之后他又做了很多兼职,在从西藏来的学生中可以算是一个“异类”。身边很多人都认为做兼职 “没有面子”,辛苦不说,也没有必要。但贡觉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做兼职并没有牵扯到面子的问题,反而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经历培养了他的平常心。面对客户,东西再好市场不认可就是不认可,只能去接受和适应。
由于大学室友除他之外都是市场营销专业,在室友的“洗脑”中,康萨贡觉喜欢上了市场营销,并读了市场营销专业的所有经济课程。大学毕业后,他靠给人撰写策划方案养活自己。幸运的是,他的一篇策划方案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西藏分会的会长央扎西瞧上,被聘任为西藏分会秘书长,当年才22岁。于是他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最年轻的秘书长”。
在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西藏分会秘书长期间,他几乎去过了中国所有地方,也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包括对产业和平台的认识以及企业管理经验。但康萨贡觉认为自己还是缺少历练,有点“嫩”。他其实还有个心愿,就是传承文化。
大学毕业后,贡觉在西藏大学辅修了一年藏语,之后又读了艺术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从2016年3月开始,贡觉先后创立了康萨实业、西藏觉罗传媒有限公司和西藏觉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康萨实业和觉罗科技共聘有38名正式员工。凭着明确的定位与业务核心化,公司在10个月内便开始盈亏平衡,在12个月内实现了盈利。2017年3月至6月,短短3个月内营业额达300多万元。
可以说,贡觉有点“狂”,因为他创业全凭自己的经验和积蓄,没拿自治区政府和西藏大学的任何资助。但企业要做大做强还是需要贷款,由于是初创企业没有固定资产,他的公司在贷款上遭遇了一些困难。贡觉告诉记者,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曾到西藏大学考察创新创业情况,并与贡觉交谈,当时吴英杰书记表示,西藏本土的人才要培养,一些大的项目可以给他们。这给了贡觉很大的信心。
贡觉告诉记者,他的梦想就是做正规化的公司,想效仿阿里巴巴和华为这样的企业。不只是赚钱,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又传播企业文化,打造自己的品牌。
关于“讲团结,爱祖国”,贡觉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作为这一代的年轻人,我相信一些大的东西。讲团结,爱祖国是必须的。社会要发展,需要团结,也需要爱国。我能上大学、读研究生是国家给了我机会,我才能成长。国家培养了我,我就应该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企业,要爱国就要生存好,在市场上可以立足,能够解决就业,行有余力就做社会公益和教育,承担好应有的社会责任。把个人照顾好,也是爱国。爱国这个命题是很大的,但做起来可以从小处着手。我是藏族,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有权利为国家说话。团结对于企业来说也很重要,我们想把企业做好,走出去,就是想让世人知道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有一群藏族青年也在与时俱进,他们是有责任感的。我们想要一起团结起来,把中国制造推向世界,我们的企业就要做中国制造的一部分。”
△图为康萨贡觉团队目前的办公室
贡觉说,梦想可以有,但实现梦想的基础需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他目前最想要的就是一间能容纳所有员工的大办公室。(中国西藏网 文、图/白雪曼)
转载该作品,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