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万里铸风骨——西藏养路工人先进事迹报道
发布时间:2011-04-25 09:35:00 西藏日报 中国西藏新闻网

  青山巍峨,记载着几代高原养路工人的不朽业绩。

  江水湍流,传颂着各族高原养路工人的奉献激情。

  50多年前,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和激励了一代人。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采访在西藏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上,我们再一次感触到魏巍笔下志愿军给人们的那种震撼。我们“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我们看到的,是养路工人顶风冒雪保通公路的感人场景;我们感受到的,是荡气回肠、彪炳史册的高原养路人精神。

  在万里高原的风雪线上,平凡而执着的高原养路工人,以他们甘当“铺路石”的崇高理想,以“只要有道班工人,就没有不通的路”的坚定信念,以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保障着公路的畅通。自治区党委书记杨传堂满怀深情地称赞我区道班工人,是西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群体,他们的奋斗奉献精神和模范事迹,很有说服力、感染力,值得全区学习。半个世纪以来,广大道班职工以“人在路上,路在心上;道班为家,养路为业”的情怀,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50年多来,一代又一代高原养路工人扎根高原,无私奉献,铸就了凝聚他们理想和信念的“人在路上,路在心上;养路为业,道班为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甘当路石,奉献终身”的高原养路人精神

  在西藏高原120多万平方公里绵延起伏的高山大川之中,横亘着15条干线公路、315条支线公路,总里程42200多公里。这一条条高原公路,是西藏“三纵两横六通道”现代化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4年12月25日,举世闻名的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昔日“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的高原天堑变成了通途。50多年过去了,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支援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的公路交通建设日新月异,覆盖全区的公路网络基本建成。

  公路,是西藏经济的命脉。

  脱胎于封建农奴制社会的西藏自治区,水运尚未起步,铁路正在建设,航空业正在发展,95%的进出藏物资和85%的客流量都是靠公路来完成的。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祖国内地的援藏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公路运进西藏。50多年来,祖国内地支援西藏发展和建设的2000余万吨物资,90%是由公路承运的。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参加庆祝川藏青藏公路通车50周年时说:没有公路,就没有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公路,就没有西藏的现代化文明。

  公路,为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西藏的“生命线”,广大农牧民称公路是幸福的“彩虹”,是农牧民的致富之路;

  公路,为捍卫祖国的统一和西南边防的巩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路逶迤,把西藏与祖国内地紧紧联结在一起,西藏各族人民称公路是拉萨通向北京的“金桥”,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是谁,保障了西藏“生命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畅通无阻?

  他们,是战斗在万里高原风雪线上的公路养护人!

  西藏的公路养护人,诞生于川藏、青藏公路修筑之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西藏的公路养护队伍伴随着我区公路的延伸不断成长。1955年,西藏交通局的成立,标志着西藏公路养护事业的正式起步。半个世纪来,西藏公路养护人前赴后继,顽强拼搏,战塌方,斗水害,御严寒,抗缺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保障了公路的安全畅通。为此,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动人业绩。1989年,胡锦涛同志在视察西藏交通事业发展状况时指出:“西藏交通运输战线的这支队伍确实是一支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队伍,是每一个关键时候都作出突出贡献,发挥重大作用的队伍。”这是对包括养路工人在内的西藏交通人的最大褒奖,是对他们50多年无私奉献的最大鼓舞。

  莽莽西藏高原,筑路难,护路更难。

  在西藏养路,难就难在自然环境恶劣。西藏的一线养路工人,绝大多数常年生活和奋战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苍莽原野。这里雪山林立、气候无常,空气稀薄、高寒缺氧,生物学家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生命禁区”;

  在西藏养路,难就难在地质构造复杂。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受强烈地壳运动影响,频繁的泥石流爆发、滑坡运动直接威胁到公路畅通,给公路养护带来极大困难。素有“公路病害百科全书”之称的川藏、青藏公路,滑坡、地震、泥石流、坍塌、翻浆、飞石以及路基水毁、冰害、雪崩等公路病害时有发生;

  在西藏养路,难就难在公路技术等级低。西藏的等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75%,远远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值。公路防灾抗灾能力弱,技术养护能力不足。

  这样的公路,其养护难度之大,国内外罕见。正是在这样环境和条件下,我们的养路工人,保障了公路的常年畅通。这在世界公路保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也是前所未有的奇迹。是什么样的崇高理想,支撑养路工人守望高原天路50余载而无怨无悔?是什么样的坚定信念,使高原养路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保通奇迹?

  “天路穿云中,仰俯见冬春。冰雪铸风骨,江河融精神。”在这首高原公路养护职工谱写的《精神》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这种精神,就是几代养路人前仆后继,用鲜血、汗水乃至生命创造的高原养路工人精神:“养路为业,道班为家,人在路上,路在心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甘当路石,奉献终身”。

  这种精神,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我区公路养护事业中的具体体现。

  这种精神,支撑起的高原养路工人甘当“铺路石”的崇高理想和“只要有道班工人,就没有不通的路”的坚定信念。

  正是样一种凝聚着高原养路人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精神,造就了西藏高原一支又一支困难面前不低头、重担面前不弯腰的养路队伍,保障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半个世纪以来的畅通无阻。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融铸成高原养路工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强大精神支柱,支撑起高原养路工人钢铁般的意志,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热血,铸就了西藏交通大动脉上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高原养路人的工作,艰苦、重复,平凡而单调。然而,在这平凡、单调的岗位的后面,我们看到的,却是无私奉献者的博大情怀。在高原风雪线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件件甘当“路石”、护路保通的感人场面;听到的,是一桩桩用热血和生命呵护“大动脉”的催人泪下的故事。

  “只要有道班工人,就没有不通的路!”这是我们在采访中常听到的一句话。

  全国劳动模范、然察公路察隅养护段德姆拉山道班工区长节节,2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海拔4500多米的德姆拉山。1998年,德姆拉大雪封山,节节驾驶着推土机,清理山顶公路上的积雪。在齐腰深的雪地里,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四个昼夜。带的干粮吃完了,水喝光了。脸被强烈的紫外线灼出一个个水泡,手脚也被得红肿冻麻木。节节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尽快把路抢通!第五天,当道班的工人们发现他时,他已经昏倒在推土机驾驶室里。工人们含着泪把节节抬回家,醒来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不行!路还没有疏通,我得马上回去推雪。”

  在曲错公路日当养护段,流传着原段党支部书记、段长旺久舍去双腿、保障畅通的感人故事。1985年,位于乃东县的雅拉香布雪山冰雪融化,引发特大洪水,冲毁了山下的玉嘎荣大桥。在抢修大桥的120个日日夜夜里,旺久天天浸泡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每天奋战十五、六个小时。多少次,旺久被湍急的河水冲到下游,爬起来后,顾不得换上一身干衣服,又继续架桥保通。路通了,旺久却落下了严重的关节炎。由于治疗不及时,病情加重,旺久不得不截去双腿。采访时我们问他,后不后悔?他说:“我在公路上干了一辈子,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的公路养护事业,对此,我没有丝毫怨言。假如还有来生,我还会选择道班工人这个职业。”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融铸成高原养路工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强大精神支柱。正是永远做一块合格“铺路石”的崇高理想和“人在,路就得通”的坚定信念,使我们的养路工人视路通高于一切,造就了养路工人超人的毅力和勇气,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在理想信念面前,再大的困难也算不了什么,再大的牺牲,他们都愿意付出。

  在每次抢险保通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的,是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的,还是共产党员。因为他们知道,公路,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到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国家交通部到自治区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对西藏公路的畅通十分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西藏的公路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造,全国各省市也为西藏的公路和养护工区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养好公路,保障畅通”,是养路工人的天职,养不好路,对不起共产党员的称号。1993年,连续十几天的暴风雪袭击了藏北草原。唐古拉山风雪交加,公路严重受阻。109道班的养路工在共产党员、班长巴恰的带领下,顶风冒雪,把帐篷扎在寒风呼啸的唐古拉山山口。每天,巴恰都是第一个上工,最后一个收工。险活重活,危险路段,巴恰第一个上。在狂风暴雪中,他们连续奋战了40多天,最终排除了险情。巴恰是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四大代表。参加工作以来,海拔5300多米的唐古拉山就是他的家。组织上要把他调到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工作,他说:“要调就调别的同志吧。我是共产党员,得留在唐古拉山。”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正是在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引领下,全区养路工人以道班为家,甘当“路石”,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汗水和热血。

  为了高原公路的畅通,多少优秀的养路工人,把最宝贵的生命都献给了西藏的公路养护事业。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印证了一句名言:站着,是座路碑;倒下,是条坦途。他们,是一颗颗闪光的“路石”,是高原公路之魂!

  曾先后30多次被各级党组织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青藏公路安多养护段原23工区工区长扎朗,工作35年来,只休过5天假。23工区管养路段冰害严重,一到冬天,冰层便漫过涵洞覆盖公路,严重影响着公路的畅通。担任工区长后,扎朗几乎每天都带领工人们到工地上砸冰排水,疏通涵洞。10年来,在寒冷刺骨的保通工地,扎朗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每逢春节、藏历年,他坚持让工人们回家过年,自己却坚守在工地上替同志们值班,连续9年,年年如此。他愧疚地对妻子说:“我是工区长,得留在工地上。明年一定回家过年。”可是这样的承诺,没有一年兑现过。在他的带领下,工区管养的路段连续10年未发生因路面结冰而中断交通一分钟的事,工区也因此连续10年被命名为先进工区。

  扎朗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一家9口全靠他这点微薄的收入生活。然而,从1990年开始,扎朗却先后向“希望工程”和那曲灾区捐款1万多元,他还主动承担起照料工区一名遗属和安多县一名孤寡老人生活的义务。而他的家里,最值钱的不过是一台价值不足百元的收录机。共产党人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在扎朗身上体现得是如此淋漓尽致。

  由于长年工作在严重缺氧的高寒冰害路段,加上长时间超负荷体力劳动,扎朗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头痛症等疾病,经常头晕耳鸣,视线模糊,10多次昏倒在工地上。1990年,安多养护段领导把他强制送进医院治疗。经检查,扎朗病情严重,必须赶紧住院治疗。谁承想,在医院里,扎朗只呆了三天,就偷偷跑回了工地。段领导又气又心疼:“你难道不想活了?”扎朗恳求着说:“趁着现在还能干,就让我在公路上多干几年吧。将来就算是死在公路上,也算没白死。”

  1992年,考虑到扎朗体弱多病,段部决定调他到工作比较轻松的机械维修组当技术指导。扎朗知道后,找到段领导软磨硬泡:“我是快退休的人了,到里部能干个啥?还是把我留在公路上吧。”爱人次仁央措和孩子们见他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几次哭着劝他到医院治疗,他说:“我是拿国家工资的人,养好路是我的职责。你们要我离开公路去医院养病,那不是比要我的命还难受吗?”在扎朗的工作服里,总是揣着大量的解热止痛散、四环素等镇痛、止痛药。就是靠着这些药片,扎朗在公路上硬是坚持了一年又一年。

  1995年,扎朗已经到了退休养老的年龄,当他听说段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替他,就主动找到段领导:“让我再干一年,保证给工区培养个像样的工区长。”

  1996年8月3日,扎朗又一次昏倒在工地上。这一次昏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工友们以最快的速度把他送进医院抢救。醒过来后,扎朗断断续续地说:“看来我怕是不行了,到医院也是白花钱,还是让我死在工地上吧。”这句话成了他最后的遗言。8月4日,带着对公路深深的眷恋,扎朗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着的公路养护事业。在清理扎朗的遗物时,人们发现了1万多元的医疗费和药费发票。扎朗爱工区胜过爱自己的家,他从来不占公家任何便宜,到拉萨、格尔木出差,他住的是不超过15元钱的最简陋的旅店,就连看病的药费,他也舍不得让公家报销。扎朗没有给家人留下1分钱遗产,然而他留给人们的,却远比金钱宝贵得多。
  ……

  这样的故事,数不清,道不完。

  春雨润物泣鬼神,冰雪万里铸风骨。还有什么人,能够比高原养路工人的品格更高尚?还有什么人,能够比高原养路人的心灵更纯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支撑起的,是高原养路工人钢铁般的意志。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他们吧!正是他们,铸就了高原公路上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条件越艰苦,越能砥砺意志;环境越恶劣,越能激发奉献激情。甘当“铺路石”的崇高理想和“只要有道班工人,就没有不通的路”的坚定信念,在高原养路工人中传了一代又一代,从来没有丝毫褪色

  今年2月,连续3天的暴风雪使山南隆子县变成了一片冰雪世界。海拔4716米的羊措拉山,积雪厚达1米多,300多台车辆被阻在雪地里。险情就是命令!担负这段公路养护任务的日当公路养护段5工区和段部及附近工区的100多名养路工,以急行军的速度赶赴雪阻路段,抢险开道。雪太厚,养护机械一时上下去,必须靠人工先开出一条雪道来。白雪皑皑的山顶,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悬崖。在齐腰深的大雪中,每迈出一步,都要费尽全身的力气。呼啸的寒风,夹杂着雪片,打在工人们的脸上,钻进脖子里,和着被汗水湿透的内衣,紧紧地贴在背上。刚刚开出的路面,很快又被狂风卷起的雪浪覆盖住了。工人们没有退缩,滑倒了爬起来,不顾一身的疲劳,一遍又一遍地奋力铲着雪。山顶气温低到零下25度,受困的司机和旅客又冷又饿。看到这种情形,工人们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干粮,送到受困人员手中,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受困人员的身上。食物不够,他们就派人到县城买来一箱箱的方便面。在场的受困人员,每一个人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可是他们又哪里想得到,这几天,正是藏历新年,我们的养路工人,本来应该和家人们一起,围坐在火炉旁,看着电视,吃着团圆饭。8个日日夜夜,每天只吃一顿饭,连续十几个小时不停地铲雪,堆积在公路两边的雪,比车还高。这就是我们养路工人的藏历新年!

  蜿蜒的高原公路,哪一段没有这样的感人的故事?

  海拔5321米的唐古拉山,年平均气温零下8摄氏度以下,最低气温低达零下40摄氏度,空气中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50%,一年中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达到120多天。被交通部命名为“天下第一道班”的109道班就驻守在这里。工人不分春夏秋冬,清雪保通,挖砂补坑,疏导受阻车辆。在公路改造成黑色路面之前,道班工人采挖的土石方多达60万立方米。有人测算,如果把这60万立方米的砂石铺成厚10厘米、宽10米的公路,可以从唐古拉山铺到拉萨!

  不是我们的养路工人不知道苦,而是因为他们心里清楚,他们的苦,换来的是公路的畅通,换来是西藏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换来的是祖国西南边陲的巩固和稳定。这样的苦,吃再多也值得!

  苦,对养路工人来说,算不了什么。条件越是艰苦,越能砥砺意志;环境越是恶劣,越能激发养路工人的奉献激情。令养路工人最难以忍受的,是常年的寂寞和孤独,和挥不去、理还乱的思念之苦。毕竟,养路工人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

  守护在317国道夏曲公路段和巴青公路段的养路工人,大部分是从驻格尔木交通运输企业分流来的汉族职工。从海拔2700米的格尔木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道班,他们不仅要忍受生理、生活上的种种不适,还要忍受与家人的长期两地分居之苦。海拔5100米的江古拉高山道班,7名养路工有6人是从格尔木分流来的。道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打一个电话要跑到10公里以外的孔玛乡。道班工人最怕的就是给家人打电话。不是因为要走太远的路,而是因为他们实在不敢承受那一份难以割舍的亲情。七尺高的汉子,每次颤抖着拿起电话,都止不住热泪长流。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我们的养路工人,偏偏在这个时候,就是管不住自己的眼泪。道班里唯一的女工王小玲,丈夫马志强是青藏公路上的养路工。为了不耽误工作,两口子把年幼的孩子送回了敦煌老家。有时候,王小玲觉得自己想孩子都快想疯了,每当听说孩子生病,她就感到揪心地疼。可是,在工作面前,他们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有时实在想家了,他们就拼命地干活。道班班长黄敦鹏说:“养好公路,是我们道班工人的本分。只要能养好路,我们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我们问他,当养路工人后不后悔,他说:“不后悔,就是当一辈子道班工人也不后悔。”

  是啊,在养路工人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后悔”这个词。当了一辈子养路工人的杨茂生,工作28年,曾先后三次负伤,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可是,直到退休,他也没向组织上提出过享受工伤待遇的要求。退休后,他坚决拒绝了儿女们让他回老家的请求,他离不开这条他养了一辈子的路。1979年,青海某石油单位招工,老杨的儿子杨占富想去参加,老杨说什么也不同意:“要干,就在道班上干!”就这样,杨占富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养路的铁锹。杨占富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参加工作后,他多次荣获自治区和公路管理局先进个人的称号,并走上了雁石坪公路养护段副段长的领导岗位。1989年,杨茂生老人又动员自己的外孙米文胜加入了养路工人的队伍。在数以万计的西藏公路养护队伍中,像这样的三代养路工,又何止杨茂生一家。我们的养路工人就是这样,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事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格和情怀,而高原养路工人这个优秀的群体,折射出的,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这,就是战斗在万里高原风雪线上的养路人。

  伫立在拉萨河畔的川青藏公路纪念碑,铭记着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高原筑路人的丰功伟绩,而横亘在西藏高原上的条条公路,同样铭记着以“道班为家、甘当路石”的高原养路人的不朽功勋。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他们,无愧为新时期西藏最可爱的人!

 

(责编:蓝调)

责任编辑:徐言 陈臣 设计制作:洪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