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口:三代人守护天路
发布时间:2011-04-23 13:32:00 胡星 陈国洲 新华网

  从北往南,纵贯雪域高原的青藏公路被称为是最早的天路,而其平均海拔52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口段无疑是天路上的“天路”。

  在这段40公里长的公路上,从上世纪50年代青藏公路建成初期,就驻守着一支养路队。如今,已经是第三代的养路工依然用汗水和生命保障着公路的畅通。

  4月下旬,内地已是春暖花开。记者在唐古拉山口感受不到一丝春天的气息,这里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公路上结着一层薄冰,被誉为“天下第一道班”的青藏公路第14工区负责养护这段海拔高、气候恶劣的公路。第14工区是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36个工区中海拔最高的一个。记者见到工区长扎西次仁时,他正带领养路工用铁锹在路上铲冰。 扎西次仁说,几乎每天都要上路铲冰,特别是弯急下坡路段,每天要去几次,“总担心这些地方出事故”。

  扎西次仁是第14工区的第三代养路工,继奶奶、父亲之后,他1998年接过了天路养护接力棒。奶奶丹珠在青藏公路建成之时就在唐古拉山口做养护工,直到1980年退休。父亲扎囊上世纪60年代参加养路工作,1996年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在扎西次仁眼里,“天下第一道班”在青藏公路从事养护工作的60年,是变与不变的60年。

  “变化的是青藏公路的质量和养护条件。”扎西次仁说,家里三代养路人经历了青藏公路从简易砂石路到沥青混凝土路的变迁,以前的土路晴天满眼灰尘,雨雪天泥泞不堪,40公里长的距离要行驶好几个小时。现在速度快的汽车仅半个小时就能通过这段青藏公路海拔最高的地段。

  第14工区的养护条件在60年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丹珠那个年代,10个工人负责10公里路的养护,工人背着装满石头和沙子的背篓,随身携带洋镐和铁锹在路上工作,没有固定的住所,常年居住在帐篷里,可谓是风餐露宿。扎囊的养路年代已经有手扶拖拉机和架子车等工具,土木结构的道班房已经建成。到了扎西次仁的养路年代,现代化的养护工具已经广泛使用到了工作中,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降低。

  60年来不变的是对这条公路的感情。扎西次仁说,家里几代人都在青藏公路上工作,看着公路修建并变化成现在的样子,对这条公路充满了感情,特别是父亲在30多年的工作时间里没有休假过一天,“我们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这条公路”。

  目前第14工区的15个养路工人中有多人和扎西次仁一样是第三代养路工,其中还有夫妻工、兄弟工。由于常年生活和工作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每个工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病,包括心脏肥大、血色素高和关节炎等。女工次丹卓嘎说,天气一变,很多同事的关节就疼,只有吃芬必得和贴藏药来缓解,但“我们会干到干不动为止,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

(责编:团团)

责任编辑:徐言 陈臣 设计制作:洪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