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墨脱“嘎隆拉隧道”筑路人:四个关键词解读奇迹
发布时间:2009-12-15 10:54:00 解放军报


嘉宾访谈现场。2009年12月10日,担负挖掘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的武警交通部队三支队政委石明和二支队项目部主任程春明,走进中国军网直播室,与广大网友对话交流,(图片来源:《解放军报》谷涛 摄)


“嘎隆拉隧道”洞口。(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陈鸿圣 摄)


“嘎隆拉隧道”施工现场。(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王超苏 摄)

  墨脱公路被喻为生死之路。嘎隆拉隧道是这条生死路上的“鬼门关”,也是全线气候环境最恶劣、地质环境最复杂、灾害险情最集中的控制性工程。海拔4300米,冰冻期长达8个月,冰冻层平均厚度5至6米,最厚达15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80%,冬季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地震、塌方、泥石流、雪崩频繁发生。打通嘎隆拉隧道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武警交通部队官兵的肩上。

  这是一支有着传奇经历的部队,他们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立下过辉煌的战功——参加过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和抗美援朝四大战役,先后有21个单位和230名官兵荣立战功。

  这是一支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屡建奇功的劲旅,转战大江南北、大漠戈壁、雪域高原,把一条条公路、一个个隧道、一座座桥梁编织成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先后承担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川藏、新藏公路养护保通任务,修建了天山公路、二郎山隧道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个,获得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和詹天佑奖5个。有9个大队、12个中队和13名个人被省部级和大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有16个单位荣立集体一、二等功。

  这是一支担负国家应急救援任务的先头部队。2008年5月,他们奉命出征汶川抗震救灾,抢修公路13条,在都映公路会战中,仅用43小时打通通往震中的都映公路。今年7月1日,被国务院、中央军委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

  如果说打通西藏墨脱“嘎隆拉隧道”是人类公路建设史上一个重大奇迹的话,那么担负这一任务的武警交通部队的官兵们,就是在用战胜自我、挑战极限、攻克技术、征服死亡的奇迹实践着这一伟大壮举。如今这一工程任务已顺利过半。12月10日,担负挖掘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的武警交通部队三支队政委石明和二支队项目部主任程春明,走进中国军网直播室,与广大网友对话交流,忠诚、意志、勇气、创新成为此次对话的关键词。

  忠诚——征服死亡地带的精神内核

  镜头回放: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高耸的雪山突然坍塌,雪流裹着气浪呼啸而下……这样的惊险场面对官兵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他们涉冰河、越雪山、翻峭壁,足迹踏遍嘎隆拉的高山峡谷,行程千余公里,几乎每天都要经历生死考验……

  网友:一些探险家走了一回“天路”后,都纷纷感慨地说:“到了嘎隆拉山就像闯进鬼门关”。探险家为的是追求精神刺激超越自我,而你们靠的是什么力量在死亡地带挑战生命极限?

  石明:关于忠诚,《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忠,敬也,从心;诚,信也,从言”。用现在的话说,忠,就是崇敬和恪守;诚,就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忠诚于党,就是要忠诚党的事业,这是我们交通部队官兵最高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遥远的墨脱县因为嘎隆拉山阻隔,生活在这里的一万多名门巴、珞巴等族群众依然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要把党的温暖传到遥远偏僻的墨脱,让边远的少数民族群众也能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沐浴党的温暖春风,我们这支担负国家交通建设的突击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检验我们是否忠诚于党的“试金石”。

  程春明:忠诚不是空洞的,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有时需要用生命去书写。大家都心里清楚,这是最艰险的任务,随时都面临生死考验,如果为了回报,给再高的报酬,也没有人愿意拿生命冒险,但是每名官兵都义无反顾。记得刚接受任务那天晚上,我们每名官兵都递交了请战书,这中间独生子女占到80%,九成以上是二级士官、技术骨干。最后,从中挑选出300名官兵。他们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36个施工点,有的脱掉短袖换上棉衣,有的参加完海子山隧道群会战,刚下川西高原又上青藏高原……就是凭着这种忠诚信念把死亡地带踩在脚下,在生命禁区安营扎寨。

  意志——战胜心理荒漠的制胜法宝

  镜头回放:冬季大雪一下就是数十天,手机打不通、电视没信号、报纸和家信送不上来,为了打发施工之余的时间,官兵们尝试了好多办法:坐在雪地里数星星、对着老家的方向喊山……

  网友:心灵的寂寞是最可怕的,把一个人单独放在与世隔绝的地方,语言功能都可能退化。嘎隆拉山每年大雪封山期长达8个月,你们靠什么战胜孤独和寂寞?

  石明:坚强的意志是“筑路钢军”的最起码精神品质,我们打硬仗、啃硬骨头就是靠的这个制胜法宝。战斗生活在嘎隆拉山的官兵不仅随时面临生死考验,而且要忍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寂寞孤独。孤独的煎熬对常人来说是很难逾越的事情,官兵们却笑对孤独。在他们眼中,忍受寂寞,就是为了让不通公路、信息闭塞的更多墨脱群众早日摆脱寂寞,享受幸福快乐。正是有了这种坚定和执着的意志,才有了在精神荒漠里创造着欢乐、挑战心理极限的不竭动力。

  程春明:“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人们常说雪山能净化人的心灵,我在施工中感到没有比官兵坚强意志更能净化人的心灵。他们在雪域孤岛独守寂寞,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让人感动。战胜寂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把锅瓢碗盏当成乐器、施工现场成了开心的舞台,工余饭后官兵用最原始的方式寻找快乐。每年9月至次年6月,漫天大雪使嘎隆拉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原孤岛”,与外界唯一的联络方式就是一台时断时续的电台,若不是非凡的坚贞刚强,官兵们怎会如此淡然?如此顽强乐观地面对和克服?

  勇气——挑战恶劣气候的力量源泉

  镜头回放:冬季,嘎隆拉山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气温降到零下30多度,官兵时刻面对缺水、缺电、缺氧、高寒考验。在隧道打风钻,每开挖1米至少需要10立方米水,刚开始没有地下水,官兵们就把大块雪放入铁桶内烧化,再一桶一桶地抬到作业面;隧道内机械噪音高达300分贝以上,空气中粉尘浓度达40%,官兵们就戴着十六七层的口罩,架起两个大功率通风机……

  网友:国外专家曾断言“如此恶劣的环境绝不可能建成隧道。”你们作为一路辉煌走来的“筑路钢军”,就不害怕在恶劣的气候面前走麦城吗?

  石明:狭路相逢勇者胜。当年原子弹升空爆炸,让世界为之震惊,靠的是科学家永不言败的勇气。一面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世界体育竞技场上,让国人为之骄傲,靠的是运动员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筑路钢军”不仅有钢铁意志,更有钢铁般的勇气。这是战胜恶劣气候的力量源泉,也是嘎隆拉隧道顺利掘进的保证。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面前失去勇气,我们部队在执行任务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也经历了很多次挫折,但我们没有低头,不放弃,不抛弃。

  程春明:勇气不是蛮干,也不是冲动,是建立在尊重科学规律、掌握施工技术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挑战。虽然我们首次在这种恶劣气候条件下隧道施工,困难前所未有,但是我们部队有着几十年高原施工的经验积累,参与施工的官兵个个都有“金刚钻”。比如,为使洞内混凝土施工不受天气影响,官兵们用摄氏60度的热水拌合混凝土,并给墙体铺上电热毯加热、盖上棉被保暖,克服了隧道混凝土防冻的难题。只要我们胸怀这种勇气,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创新——攻克复杂地质的技术支撑

  镜头回放:隧道刚开始掘进,眼前的情景就让官兵们惊呆了——岩体出现断层,围岩用手一捏就成了碎末。“决不能向‘拦路虎’低头!”总工程师毛瑞兵带领技术攻关小组在实验室反复试验,创新出“集成支撑钢架”支撑作业面等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一施工难题。

  网友:你们在隧道施工中攻克了那么多世界性难题,摸索出了那么多新工艺新技术,超乎常人想象,难道你们有“秘密武器”吗?

  石明:说实在的,我们没有什么“秘密武器”,如果有的话就是两个字——“创新”。创新开拓视野,创新产生奇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在过去、现在、将来遇到的每个施工难题,都不是重复的。要用超前的思维、前瞻的眼光不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破解一道道难题。

  程春明:创新对于我们部队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依靠创新攻关,隧道施工中涌水、塌方、岩爆等“拦路虎”被一一驯服。施工一年来,我们创新了管棚注浆、混凝土抗冻融等12项施工工艺和方法,先后攻克“高原断层施工”、“震区深层灌注”等5个高原公路隧道病害难题,为我们打通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徐贵方 张涛 舒春平 李凌志)

 

(责编:金木)

   跟贴讨论

责任编辑:徐言 陈臣 设计制作:洪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Tel: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