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昌都城,见驿卒摇铎而至,问送行人,言彼等可分为两类,一为步邮,一为骑邮。步邮及站而返,骑邮则易乘,途中三数十里为一站,将至则大振其铃……”这是1930年,国民政府女特使刘曼卿对步行或骑马来往于昌都的阿仲(信差)的描述。
昌都解放前,由于交通条件落后,信件只能由信差步行或骑马送达,少则十几天,多则一两个月。联络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制约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昌都解放后,大力发展通信事业,使现代邮政通信事业一步步成长起来,不断拉近昌都与全国各地的距离,让昌都不再遥远。
回顾昌都解放60年来通信事业的发展,书信、电话、网络构成了通信事业发展的“三部曲”。
书信时代:邮路四通八达
书信是人们维系亲情、联络友情、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昌都地区由于其山高谷深的特殊地理环境,造成交通不便,从而也为信息畅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昌都地区洛隆县工作的次旦卓玛说,他的父亲是汉族,来自河南,五十年代进藏工作,由于当时邮路不畅,父亲与家乡的亲人几乎失去了联系,到七十年代才和家人取得了联系。
为了切实解决邮路不畅这一阻碍发展的“瓶颈”问题,昌都解放60年来,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加大对昌都邮政设施建设的投资,不断开辟新的邮路,更新运邮车辆,一代代邮政通信工作人员不畏艰险默默奉献,见证了昌都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历程。
1951年1月1日,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成立。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解决西藏人民、入藏人员用邮问题”指示精神,川西邮电管理局从当时的西康省雅安地区抽调设邮人员,于1951年4月16日建立了西藏第一个邮电机构——川西邮电管理局昌都邮政局。邮政局成立之初只有一名正式职工和一名临时邮递员,开展的业务以报刊发行、邮寄信函和包裹、代购商品、汇兑为主。同年12月,设立昌都通讯电台,开始办理昌都——雅安的公众电报业务,现代邮电通信事业开始在昌都起步。
1954年,西藏高原历史上的首批邮车满载邮件从雅安出发直驶昌都,标志着现代邮运的开始。1956年7月,西藏昌都邮电管理分局挂牌营业,管辖全地区的5个邮电局和22个邮电所。
按照“在已通公路的宗(镇)或驻有我机关、部队的地方优先建邮,不通公路的地方逐步建邮”的原则,先后建立了尺牍、巴青、西邓柯、竹瓦根、八宿、妥坝、聂荣、倾多、拉多邮电所及昌都城区支局。至此,昌都地区的绝大多数宗和部分城镇均已建立了邮电机构。至1956年底,全地区邮路达19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国家对邮政建设投入加大,各项改革措施陆续上台,使邮政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建局初期几间简陋的平房、单一的信函业务发展到如今,已经拥有一个地区局、十个县邮政局、十一个乡邮中心网点,职工队伍壮大到300余名(含乡邮员),发展为囊括函、包、汇、发、储蓄、集邮、机要通信、速递物流、代办等业务全面的现代化邮政企业。尤其是1998年邮电分营以后的十余年,投资近亿元新建、改扩建邮政基础设施,新增十一个乡邮点,使昌都邮政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善,方便了广大用户。截至2009年,昌都地区邮路总条数达到6条,均系自办汽车邮路。乡邮邮路604条,总长度增长为22122.73公里(单程)。目前每年投入乡邮建设的资金超过500万元。2009年邮政业务收入达到1510万元。
电话时代:沟通没有限制
1960年5月1日,昌都历史上的第一次电话会议借助会议电话机、磁式电话机等一批科研成果顺利召开,标志着昌都邮电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当年,昌都城区300门市话扩建工程完工,全地区电话达到360门。但这些电话主要用于公务需要,与电话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还有很大的距离。
1982年,昌都至拉萨无线长途电话对外开放,出现了有家人在外工作的昌都居民排队去打电话的场景。也就是在这一年,昌都城区自动电话大楼及市话线路大修工作启动,用户安装工作开始,电话开始走入普通百姓家庭。1985年,昌都率先在西藏建成卫星通信地球站,以比较稳定的通信质量解决了昌都至拉萨长途电话通信问题。
进入九十年代后,昌都邮电部门走以“以无线为主,有线无线并举,大力发展卫星通信”的路子,于1993年率先更新了纵横制市话设备,建成并开通了具有现代通信能力的2000门S-1240程控电话交换机,与之配套的卫星通信地面站也投入运行,并开通了昌都与区内外的国际国内长途通信电话。随后,以地区为中心,相继建成开通了所属10个县、2个邮电所的小型卫星地面站和市话程控设备,形成了城区程控化、长途通信卫星化的现代化通讯网络,大大缩短了与内地通信发展水平的差距。形成了以昌都为中心,多种通信手段齐全的通信网。1993年,程控电话及长途直拨电话的开通,结束了昌都地区没有程控电话的历史,是昌都邮电史上的里程碑。
2000年,电信和移动分营,后来又有联通等电信企业入驻昌都电信市场,使昌都的电信有了空前发展,电话真正走入普通百姓生活,迎来了电话时代。
家住察雅县卡贡乡邓学村的次卓嘎每个星期天的晚上都要和她远在江苏南通上学的儿子通一次电话,了解儿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给儿子说说家乡的变化。她告诉记者,她以前到昌都做过小生意,深深地感觉到信息的重要性。后来赚了钱回到村里盖房子,发觉家乡也能用电话,就买了一个手机,如今儿子考到内地中学,有什么事可以直接通话,感觉很近,好像从来没有分开过。
截至目前,昌都电信拥有用户9.18万户。昌都电信分公司已完成县县通光缆和乡乡通电话、通传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昌都电信还大力加快“乡乡通”和“村村通”建设步伐,“村村通”工程解决行政村通电话655个。截至2009年,中国移动的客户总量达到10万余户,年度业务收入突破千万元。同时,积极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县通、乡乡通、村村通移动电话”的目标,使中国移动网络覆盖到80%的乡镇、行政村。
网络时代:世界就在眼前
在被戏称为“昌都的阿里”的边坝县,我们认识了今年刚刚参加工作、还只有一个月工龄的索朗拥金。这位在边坝县出生,在内地求学,如今又回到边坝县工作的女孩告诉我们,原以为从内地大城市回到家乡这块巴掌大的县城,很担心不适应。但现在这里网络畅通,随时可以与天南海北的同学视频聊天,可以与其他地方同步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原先的担忧也就消失了。
为切实提高昌都通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昌都广大人民群众,促进昌都经济发展,昌都地区大力推进网络演进。截至目前,昌都电信宽带用户达到1.1万户,乡通宽带达到102个乡镇,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网络带来的便捷和快速服务。与此同时,部分单位还建起了局域网,开始向“无纸化”办公过渡。
今年是昌都解放60周年,昌都电信公司于今年5月份启动了四项昌都解放6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其中“数字昌都”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要在昌都地区、昌都县、芒康县打造“数字昌都”城市,推进网络演进,该项目可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各自的业务全面融合,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6%,完成投资3800万元,使昌都地区所在地100%的政企客户及高端家庭客户达到20兆的网络接入能力。“乡乡通宽带”项目计划投资1080万元,该项目建设模式采用卫星传输,主要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语音、宽带覆盖问题,该工程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完工后,可解决昌都县缅达乡等18个乡镇的“乡乡通宽带”,极大地提高乡镇工作效率,届时也将有一大批人享受到网络世界的便捷。
在昌都解放5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很多受邀的十八军老战士惊奇于昔日高山峡谷间的昌都小镇的巨变,纷纷撰文抒发感想。在昌都解放60周年之际,他们一定会惊叹于昌都通讯的便捷。然而,这还不是终点,随着国家对西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昌都地区各通信企业正铆足劲出实招,大力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
(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