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竟德:可可西里的记录
武凌烟    发布时间: 2010-12-26 08:19:00    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魂牵梦萦的可可西里让我每次整装出发前,都雀跃兴奋得像个孩子。而每一次进入可可西里后,我的内心都宁静得像回到了故乡。我想,我前世一定是可可西里的一棵草,一只鼠兔或者一只藏羚羊。”自由摄影家裴竟德如是说。


工作照 (裴竟德提供)

  在最初的最初,裴竟德对于可可西里的感情是出于对神秘的向往,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种群和雄奇壮观的自然美景是吸引他的主要元素。2005年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裴竟德加入到穿越可可西里的探险队,开始了人类首次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的大规模科考活动。这次刻骨铭心的科考经历彻底改变了裴竟德的职业生涯。

  随着拍摄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可可西里地区气候、环境以及动植物的了解,全面、系统而深入地拍摄可可西里成为裴竟德对自己摄影生涯的未来规划。可可西里被誉为“野生动物的天堂”、“地球的肺”,对气候、环境有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与城市中不断消失的文物古迹一样在悄悄发生变化,而裴竟德的照片,就是在以影像的方式记录着悄然变化的生态、地貌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年间,裴竟德已经深入可可西里腹地十余次,自费近40万元,克服各种严酷的自然环境,拍摄了6万多张精彩图片。如今的裴竟德,已经不再是单纯为兴趣爱好而工作的摄影家,对生态环境的思考使他上升为一名环保倡导者,通过自己手中的镜头,传达着可可西里的低语。

  可可西里地区极端恶劣的环境、高寒缺氧以及交通不便使深入其腹地的行程充满了艰险。沼泽陷车、被狼跟踪、被熊撕破帐篷……多次命悬一线的经历并没有减弱裴竟德对于拍摄可可西里的热忱。

  “如果再次遇到陷车几天无法求援的情况怎么办?”

  “那就狠下心来买一部卫星电话吧。”裴竟德笑起来,“这些危险不会影响我的拍摄热情,反而让我有了战地摄影师的感觉——紧张、刺激、惊险,我喜欢这种感觉。一成不变、平淡如水的生活并不适合我的性格,这些经历同时也是对我的一种挑战。因为野生动物的不可预见性,以及其生存环境的恶劣艰苦,拍摄野生动物本身就是最考验摄影师素质和相机反应速度的项目。拍摄可可西里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也带给我无限乐趣。对于我来说,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与自然一瞬间的接触才是享受快乐的过程。”

  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2009年6月29日,在经历了3年的追踪拍摄后,裴竟德终于成功在野外拍摄到了野生藏羚羊的自然产崽过程,成为全球第一位记录到该珍贵影像的摄影师。

  “产仔时的藏羚羊是极度机警的,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拖着出生一半的小藏羚羊飞速奔跑开。我在太阳湖和卓乃湖藏羚羊产仔区挖了一些掩体,蹲守7天才终于拍到这珍贵的瞬间。这是最自然、最常态的拍摄,只有真实原始的状态,才是野生动物摄影师需要表达给观众的理念。”


人类首次拍摄到的藏羚羊产羔图片 裴竟德提供

  裴竟德的下一步目标是继续拍摄《可可西里生态影像志》。这部以可可西里为主题的影像集将分为生态地貌跟踪拍摄、野生动植物、人文纪实以及风光四部分。

  “这片辽阔的世界屋脊上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美丽风光和壮观独特的地形地貌。草原、雪山、冰川,火山、地震遗迹,以及高原湖泊。过去,这些令人心醉的美景由于影像资料的匮乏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中。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的主人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棕熊、雪豹每天都在按几万年来的生命轨迹沿袭,而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人们对其知之甚少。《可可西里生态影像志》将是一个纯粹的公益环保拍摄项目,是一个长期的拍摄计划。我十分感谢我的一些媒体朋友以及尼康公司对我的软、硬件支持,正是他们的帮助,让我可以顺利地拍摄下去。”

  在裴竟德看来,可可西里主题拍摄的时间越长,照片就越珍贵,效果也更为明显。今年42岁的裴竟德有个有趣的念头——如果自己二、三十年后拍摄不动了,就让颇具摄影天分的儿子裴海君接替自己的工作,继续跟踪拍摄,把这个主题延续下去。

  “儿子五岁那年,推开窗户用卡片机拍摄窗外雪景,当奶奶提醒外面冷时,小伙子仰起头很严肃地说道:‘摄影师还怕冷?’这让我倍感欣慰。如果《可可西里生态影像志》能够连续5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拍摄,将会是多么珍贵的影像资料。我想一个人一生,做这件事足矣。”

  2010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可可西里——裴竟德生态影像摄影展》,使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到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与认可。然而摄影师自发的拍摄仅仅是一种信仰上的坚持,全凭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珍惜去完成一次次危险、艰辛而没有回报的拍摄,这种近乎孤军奋战的行为并不能承载环境保护的全部重任,保护环境、倡导生态平衡应该是一项全民的行为,需要全社会从意识层面约束自己。无论是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还是对环保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与帮助,都是将环保付诸行动的具体表现。裴竟德相信,随着可可西里影像资料的增加以及社会影响的扩散,将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话题,为保护藏地的生态平衡做出自己的努力。

(责编:阳光)

责编:假日版   设计:中复   网页制作:奥亚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