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上世纪50年代进藏的摄影家,陈宗烈用镜头见证了西藏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记录了一副副生动鲜活的面孔,悲惨的、愤怒的、振奋的、快乐的……,回首那段铭刻于心的经历,老先生总能滔滔不绝地给你道来一串串难忘的故事。他就像一本积淀丰厚的书,带我们进入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为我们呈现出当年最真实的政治与历史生活图景。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有幸采访了陈老。第一次见面的拘谨,很快就被他和蔼可亲的笑容驱散了。看到年轻的我们,他不由得感叹道:“哈,我当时去西藏的时候,正好跟你们现在差不多大,那可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年龄啊。”言语之中,依然透露着对当年工作的热忱和向往。
初识西藏
1956年,一纸文书下达到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要求派3名人员去西藏做摄影工作。那是一个信息还十分闭塞的年代,所能找到的关于西藏资料也都是明清民国时候的,再加上时间紧迫,在对西藏几乎没有了解的情况下,一个年轻人,带着对工作的热忱,对西藏的懵懂,些许有所作为的信念,上路了。
陈老告诉我们,当年进西藏的有三种人,一种是走进来的,一种是“滚”进来的,再后来就是“飞”进来的。“像罗伟、蓝志贵他们比我早,是跟着十八军一步一步走进西藏的;而我是坐着没有扶手的大卡车颠簸着滚进西藏的,辗转反复,花了21天才到拉萨。”说到这儿,陈老将目光落在墙上一幅装裱过的照片上,那是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拍摄的作品:清晨时分,拉萨河的支流静静地漫过宫殿前的草丛,与四处飘散的雾霭共同氤氲着神圣的布达拉宫。
拉萨之晨
“那时候,拉萨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奇的。满大街都是我不熟悉的各式各样的人,有身着异服的少数民族百姓,有身后跟着佣人的贵族,还有穿着奇特袈裟的喇嘛。当时正值雨季,道路泥泞得都没有办法下脚。八廓街可以说是臭臭烘烘的,人们在前面刚刚大小便,后面一只狗立刻就跟上来了。由于语言不通,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单位。”
当被问及用了多长时间才慢慢适应了西藏的生活,陈老孩子般狡黠地一笑,煞是自豪地说:“当时很多汉族人都不太习惯酥油茶的味道,而我第一次喝酥油茶就喝上瘾了。学藏语,我用了一个月就能跟别人交流了”,话到此时,陈老还饶有兴致地给我们讲了几句藏语,他声音洪亮,还特地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展现藏语普通话和敬语的不同。而他说藏语时的那份专注和自豪,彷佛在介绍自己的母语一样。
扎根西藏
1956年9月4日,中央发出了西藏“六年不改”的指示。当时很多进藏的汉族干部职工都被调回了内地,“大发展”转为“大收缩”。陈老所在的单位《西藏日报》社也不例外,编制大加精简,编辑部从50多人减到9人。作为一名刚入党的同志,再加上专业的需要,陈老被留了下来。
“我想,既然留下了,就一定要做出一点事情来。西藏是个很独特的地方,她的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历史文化都有着鲜明的特色。而且,我相信改革是迟早的事情,也许等不到六年。一旦改革了,现在的很多事情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我可以用镜头把它们记录下来。”
带着这个朴素的愿望,陈老一呆就是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