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首届印象西藏摄影作品大赛 > 摄影大赛名人专区

朱宪民

李媚    发布时间: 2012-07-18 14:06:00    来源: 雅昌摄影网

  朱宪民是中国当代摄影史中具特殊地位的摄影家。他的特殊之处在于,在1940年代出生的摄影家中,少有像他这样早在1970年代初期就在有意无意之间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并且以朴素、自然、忠实于生活的态度,纪录平民百姓生活的; 他是他的同辈人中能够明确而到位地用摄影表达生命根系与情节的人。 他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不管他的生活处境社会地位有着怎样的变化,他仍然在摄影中保有着一种平民姿态并具有鲜明的个人视点。

  朱宪民,在他的同代摄影人中是个真正的例外。而这种例外,凡有那个时代生活经验的人都深知,不易。翻阅中国当代摄影史,我没有发现在他的同代人中有谁如他那样在1970年代就以一种具有平民性以及人情甚至是人性关注的纪实态度拍摄过黄河人。也没有发现还有谁如他那样坚决而直白地表达着民以食为天,这个最朴素且最基本的事实。正是这种异于主流的目光,使朱宪民为中国民生图像史留下了可贵而难得的一笔。

朱宪民
朱宪民近照

  一
  1970年代朱宪民作为一个职业摄影家,一方面因为工作原因拍摄了许多为意识形态服务的模式化图片,另一方面,还拍摄了在那个年代极为少见的百姓生活的自然态,为那个时代多少填补了一点百姓日常生活影像的空白。我们应当珍视这些许的空白,因为,这样的图片是那个时代职业摄影人图片档案中极其少有的。我们司空见惯的大多数是完全体现了“摄影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影像,是一种被政治规定了影像模式与场景。在这样的影像场景中,普通凡人完成幻化为政治的拥戴者,日常生活完全的政治化。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影像环境,朱宪民那些既没有灿烂笑容也没有英雄气概的普通人的面孔,目光茫然的知青……这些为数不多的图片才显现出它的可贵与不凡。

  这两类完全不同的影像,尖锐地对立与矛盾,这种对立与矛盾恰恰体现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于人心的一种矛盾状态,体现了那个特殊年代扭曲的社会环境。我们不能说朱宪民是个先知先觉者,因为他的那些服务于意识形态的照片也同样来自于他的真诚与忠实。但是,他也许是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于个人情感与体验的摄影人,尽管这种服从也许仅仅只是朦胧不觉的潜意识流露。在那个年代,不符合政治要求的这些影像,相信朱宪民也是不会拿出来公诸于世的。但是问题在于,朱宪民保留了这样的影像。正是有了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眼光与立场,令我们看到了一个摄影家的真正处境与状态的呈现; 正是这样两种不同的立场与价值,才使朱宪民多少体现出了那个年代诚实的影像人格; 正是这种影像人格与情感,才使他有了后来著名的摄影文献《黄河百姓》。

责编:依一     设计:中复    网页制作: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