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景峰 摄影:雨田
话外音:与援藏干部韩景峰的相识,真算是偶遇。当我接受采访任务,在网上机械地搜索一篇篇网页时,不经意间见到了一段简洁而优美的文字,我的目光立刻被他半文言风格的文字所吸引。我一篇篇浏览他的博文,随即留了言。然后便进入了漫长的等待,其实也没有很长时间,这个漫长完全是一种焦急的心境在作怪。直到几乎快要放弃希望的某一天终于接到了电话,虽然片刻言谈,却觉得熟识许久。虽从未谋面,然而那低沉的中音和亲切的话语,我知道这便是韩景峰了。
后来约及见面,果然是个同我的想象一样的人:其人热忱、真诚、干练;其文洒脱、优美、简洁。谈话的结果,催生了一篇他自己撰写的文章:《我的援藏》。让我们一起分享。
《我的援藏》
中国西藏网的记者让我谈谈援藏的经验和认识,按说三载西藏生活体会不少,结束工作之际总结也没少做。但是将心里的想法和体会示之以众还真有些情怯和畏笔。三年时蹙,经验全然谈不上,但是介绍一下我的援藏生活并辅之以浅显的体会,却是我笔所能及。
按照“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要求,每批干部任期三年。一千多天的时间,除去短暂的休假回京,拉萨河畔的日子是生活的全部。援藏工作不像很多人想象的倒计时般的“煎熬”,也不是众人掷以羡慕眼光的“镀金”。于我而言,这就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工作职责。每一天的工作都要认真、热情,每一天的生活都要充实和健益。
韩景峰 摄影:雨田
做好西藏的工作,学习好西藏的历史文化是前提。
制定计划调研是基础,做好工作了解是前提。不了解所处的历史时期,不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的传承、仪轨和现状,就无法深入藏地生活,也就不能深刻的理解中央的政策,不能为领导做出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和顾问。
任何时候都要维护援藏干部的荣誉
北京市51名援藏干部是一个整体,更是一个大家庭,要增加集体荣誉感,紧密团结在领队的周围,执行领队的命令,维护领队的权威,真心的爱护和帮助援藏战友,这样才能团结一致,同进共退。
深入藏地,发心热爱藏地人民。
深入生活不是走遍西藏,更不是冶野山水,不是猎奇逸兴,更不是随波逐流。深入藏民族需要尊重他们,学习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风俗,赞许他们的风格,衷爱他们的饮食。这样才能让藏族同事,朋友喜欢你,维护你,帮助你。
泛读练笔、三年岂敢虚度。
三年前市领导对我们殷切期望,第五批援藏干部要再接再厉,“不负众望。”我藉此之上,更宣下宏誓要“不虚此行”。援藏期间,我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和历史文化典籍,并且写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札记、诗歌和散文,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锤炼了文字。
跃马张弓,强身冶炼心性。
以前当运动员的缘故,我在西藏表现出了超人的适应能力,在这里也一直参加各项体育锻炼。这个期间我参加西藏马术队的系统训练,学习西藏传统响箭,这些活动锻炼了身体,彪悍了性情,让我更觉是藏族人民的儿子,更让我融入了这里热烈的人生。
援藏之前对援藏和西藏的感念还停留在十年前读书期间的游历,但是当我作为拉萨的主人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一切都变得陌生,也更加真实起来。三年来变化的不仅是黝黑的肤色,更是坚定的性格,阅历的人生,更是成熟的气息和沉稳的应变。
在我们《援藏会刊—北京援藏干部一周年专刊》卷首语中,我曾这样写道“昨年抛家傍路去亲离子,今岁携手维稳拱护西疆。365个日子的执手相卫,共逸志于高原圣地,同耕心于拉萨河畔。”三年已经结束了,我怀着不舍,怀着感恩,真诚的感谢领导和所有同志们,和西藏的朋友们,祝愿你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扎西德勒。
(责编: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