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年的岁末,新年音乐会都会在全国的多个城市上演,近日记者观察到,今年的新年音乐会演出热度不减。然而,在传统的演出旺季,曾被诟病的新年音乐会是否树立了良好品牌,并得到观众认可?对此,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已成一道音乐风景线
“1993年开始后的几年间,中央电视台连续转播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中国的演出市场也渐渐出现了新年音乐会演出。开始是在北京、上海、广州,后发展到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份,再发展到哈尔滨、长春、沈阳、贵阳、成都等地,如今全国除了个别省份外,基本上都有新年音乐会在剧院、体育馆上演。粗略算一下,仅国外乐团进中国就有30个左右,演出200场左右,已成一道音乐风景线。”从事浙江新年音乐会运营已10余年的浙江省演出业协会驻会副秘书长吕龙华介绍说。
1996年12月31日,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北京新年音乐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亮相时,全国还鲜有新年音乐会,而今年北京新年音乐会延续至第15年将演出时,北京已有多台新年音乐会推出。当年北京新年音乐会的策划人、时任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沈春友回忆说,起初办新年音乐会时,很多业界人士并不看好,认为风险大——“不就是一台交响音乐会吗?有多少人看?”而今,新年音乐会的市场越来越大,有的新年音乐会逐渐产生了品牌效应,拥有了一定的观众群。
“当然,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沈春友言道。
国外高品质乐团费用昂贵
去年,有媒体曾用《众多山寨乐团来华 音乐贺岁档几成“忽悠档”》为标题,报道了新年音乐会鱼龙混杂的现状,今年记者通过调查得知,这样的情况在各地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位业内人士说,能称之为交响乐团或管弦乐团的,应有60至70人的编制,如果全团人员50多个,上台演出仅三十几个,最多就是一个室内乐团的编制,这样的团在质量上是难以得到保证的。
近日上海的一家媒体也报道说,申城演出市场以迎接新年和庆贺圣诞为主题的演出有几十场之多,但一些水准一般的“年终扒分”团依旧占据主流,演出商大多是在“炒冷饭”,更有介绍出处时“含糊其辞”、实际身份可疑的所谓一流名团,非常低调地现身一些剧院的年终档期。
对此,吕龙华坦言,引进一个国外高品质交响乐团的费用十分昂贵。2004年浙江在承办中国第七届艺术节时,邀请了德国柏林交响乐团,在杭州大剧院演出两场,仅演出费就达360万元,这样的价格,一般的演出经纪机构根本无法承受,市场也难以运作。目前进行新年音乐会演出的高品质交响乐团价格比前些年大为降低,但也要五六十万元以上,而在市场上较为活跃的很多交响乐团市场行情是10万元至15万元,在此基础上市场化运作的成本相对较低,票价也适中,喜爱交响乐的观众能自己掏腰包观看。因此,新年音乐会档期引进的国外团一般不太可能是很专业的团体,或是世界一流、二流的高品质交响乐团,因为成本在那儿,一看就明白了。在这个档期内也会有高档团,常是政府间的文化协议签订双边交流团,或是某国国家领导人来访带来的乐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