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假日访谈 > 相关文章
援藏干部王齐荣:我欣慰 自己是块奠基石
 
孙海涛 张帆   发布时间:2010-11-06 08:50:00   来源:人民日报
  2004年7月,受中组部和教育部委派,41岁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齐荣博士作为中直机关第四批援藏干部,赴西藏大学工学院任院长。3年援藏期满,他请求继续留藏,转为第五批援藏干部。今年5月,第五批援藏干部工作即将期满,他再次申请转为第六批援藏干部。但因母校工作需要,这次他的申请未获批准。

  即将踏上归程,回首望去,王齐荣的一片心血已滋养培育出成片果实。

  用牦牛精神、羚羊速度创建的工学院

  尽管早有思想准备,刚到西藏时的王齐荣还是为眼前的一切而惊讶。刚刚成立的西藏大学工学院,4个本科专业任课教师不到30人,除一人有硕士学位外,其余全是本科学历。

  师资队伍的增强、实验室的建设、老专业的调整完善、新专业的论证设置……王齐荣开始了一系列的创建工作。

  几经奔波,西南交大成了西藏大学工学院的师资培训基地。王齐荣将学院每年的办公经费绝大部分用于师资培训。

  6年辛苦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学院专任教师增加到68名,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从4人增加到14人,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75%……

  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王齐荣敏锐地意识到藏文信息化的重要性。他提出要把藏文信息化研究作为学院最优势的学科加以培育,力争走在世界前头。

  在他的指导下,时任副院长的欧珠教授具体实施藏文信息化工程。艰苦的努力终使愿望成真:4个藏文编码国家标准从这里产生,藏文语音图形识别模式、藏文翻译系统、藏文智能化系统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成果问世。西藏大学藏文信息研究中心相继成为西藏自治区藏文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藏文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6年里,工学院的专业从4个增加到8个,实验室从12间增加到66间,设备总价值增加了30倍,学生从600名增加到1300多名。工学院从西藏大学最年轻的学院发展成为全校第二大学院。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中心的专家评价道:这是一所“用牦牛的精神、羚羊的速度创建的工学院”。

  “我甘愿做一块奠基石”

  考进西藏大学工学院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但王齐荣总能找到学生都乐意听又容易掌握所教内容的授课方法。

  《运筹学》、《交通控制》、《线路勘测设计》、《工程经济学》、《专业英语》、《工程项目策划与组织管理》,王齐荣为3个专业的学生开设了6门专业课。他把学生作业分成几大类,点出共同的问题,也对一些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在他的悉心培育下,每年他的学生都有数人考取硕士研究生。

  结合教学,王齐荣带领学生完成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招标的研究课题“交通建设对藏区农牧民现代化的影响”、西藏自治区委托的“西藏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等,指导学生发表了10多篇学术论文,为拉萨、那曲、日喀则、林芝等地完成了20多个项目的咨询与勘察设计。

  援藏6年,王齐荣在家的时间总共不到2个月。每年冬季2个月的寒假,他在成都的家中总呆不了几天,总是有这样的会议、那样的论证需要他到场。学校也有暑假,可那是西藏最好的季节。有些学生停课不离校,王齐荣正好用这段时间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在他倡导的教学方法下迅速成长。他指导的毕业生,被充实到西藏各地的交通、城建、发改委等部门。得知学生在工作中的成绩,他欣慰而自豪:“为国家的需要,我甘愿做一块奠基石!”

  “我的心是不会离开西藏的”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类专业国内一流,在西藏交通建设新的发展期,教育部指定西南交大对口支持西藏大学办强工学院。

  说起援藏的个人得失,王齐荣的心里十分清楚:“要说个人损失,就是我的学术水平停滞了,还错过了内地高铁建设的第一个高潮。”

  王齐荣是铁道部线站中心专家,是国家标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在我国铁道工程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四十出头,正是最该出成果的时候,他却甘心把这6年时光献给了西藏大学。“在内地,比较容易获得百万以上的大项目,有项目就会有成果、有论著。可是在这接手的几个研究课题都是几万元的项目,这儿的学术氛围更是不能与内地相比。”

  离家别子,王齐荣还不得不承受思念之苦。他说,之所以能在西藏一呆6年,妻子和女儿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只有不多的几次电话,面对妻子的哭声自己真快坚持不住了。”王齐荣说,那都是妻子要么卧病在床要么与女儿怄气的时候。

  “咳!想归想,其实得失一目了然。”6年时间,工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师资力量日渐雄厚,一大批扎根高原的应用型人才开始发挥作用。“个人的得失与之无法相比。”

  王齐荣的援藏工作总结这样写道:“只要我们勇于付出,收获的将是意志的磨砺、情操的陶冶、思想的成熟和才干的增长,还有那满园的桃李和珍贵的情义。”

  “其实,我的心是不会离开西藏的。”王齐荣告诉记者,西南交大建筑勘察设计院西藏分院已经成立,并承担了西藏的环境、交通等方面10多个研究项目。“这结下了我和西藏永久的情缘。”

(责编:欧阳)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