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假日访谈
学者王璐:西藏最大的变化在于人的精神
 
   发布时间:2013-03-31 07:30: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坐落于北京海淀的中央民族大学校园,春夏时节,绿树成荫。每天,在晨曦初露和夕阳西下时分,总会看见一对老人,携手漫步在校园中。住在民大家属院内的王璐和她老伴,漫步环境清幽的校园,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王璐常被人评价为“理想主义者”,充满热情,追求美好。上个世纪,年少气盛时,一心想建设边疆,向往西藏,王璐报考了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前身),在西藏生活工作十个年头;工作调动返京后,文化大革命结束,百业待兴,她归队,回到了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之后出国进行学术访问,走访印度、尼泊尔……几十年的光阴也不过一个转身,寥寥几句,简短不过,但细数起来,往事和收获,个中滋味,又如何一一尽数。

王璐在布达拉宫前留影
王璐在布达拉宫前留影

  1959年,原西藏上层反动集团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武装叛乱,这一事件在当年立即成为全国各地人们关注的焦点。

  此时远在北京的王璐,正值高中毕业,忙着填报大学志愿。“这对于我这个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既受过过去的苦,又正在享受新生活幸福,极力寻找报国机会的热血青年来说,无疑是一个无声的召唤。西藏的遥远、艰苦和神秘,像磁石一般牢牢吸引着我……”当时恰逢中央民族学院藏语班招生,王璐如获至宝,立即报名。

  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三年后,也即是1962年,王璐第一次到西藏农村实习八个月;1964年,王璐被分配到西藏日报社工作。

  实习期间,民主改革刚刚进行的西藏,一切还在建设中,物质条件仍极度匮乏。王璐当时居住在“四同户”家中。所谓的“四同户”,即指与当地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事同商量。王璐寄居的那户藏族同胞,家中没有房屋,一家人睡在廊子下面。王璐和他们隔着一个天井,她看到,这家人生活很艰苦,晚上临睡前喝过滚烫的稀得可以照见影子的藏粥(藏语称“突巴”),趁着热乎劲,脱下身上的藏袍当被子,相互依靠着躺下。家中没有家居摆设,除了廊子,就是一间没有窗户的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灶房。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