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一个普通居民小区里,我们见到了高永鑫,这位穿着整洁、精神矍铄、看似平凡的老人,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曾在渡江战役、解放华中华南、解放大西南、进军西藏、解放昌都等战役中荣获众多勋章,作为十八军老战士,在西藏工作和战斗过28个年头,经历了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伟大历史变迁。
在老人家中客厅的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对联,这是老人在成都生活的十八军老战友苏国柱写给他的,上联:征战南北戍疆域,下联:论道中西钓江城。坐在略显局促的客厅里,老人向我们讲述了和平解放西藏前后那难忘的峥嵘岁月。
进藏:为了全国的解放
1948年,18岁的高永鑫从家乡湖北省京山县光荣入伍,当时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42师126团的战士,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吃苦耐劳、坚毅勇敢的战斗作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从一名战士成长为文书、排长。
为粉碎帝国主义制造“西藏独立”的阴谋,解放西藏百万农奴,使西藏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怀抱。1950年,党中央和毛主席高瞻远瞩,做出进军西藏的决策,并根据西藏历史和现实情况,确定了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
1950年1月初,刚刚参加解放云南战役的126团接到上级通知,命令他们配合18军主力部队进藏。同年7月27日,126团从云南省的丽江、德钦出发,从南路进军西藏,参加昌都战役。
“当时上级领导给我们开动员大会,要求我们配合18军把西藏从封建农奴制中解放出来,我脑子里没有其他想法,就觉得能帮助解放西藏农奴兄弟,能推进全中国完全解放,使藏族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觉得这是一项非常崇高伟大的事业。”谈到当年进藏时的想法,高永鑫回忆说。
食:吃牦牛肉行军
当时,中央明确要求进藏部队“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当时的川藏公路还没有修成通车,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大家每天都处在饥寒交迫的境地。在昌都战役中,126团负责消灭和驱逐“民兵”、僧兵和一部分藏军,占领了盐井等地区。157团和126团随后向西发展,并分别执行拦截藏军之任务。后来,为了节省粮食,保证拦截任务的完成,团里宣布命令将两个营的兵力撤回云南。
尽管只留下一个营担负拦截任务,后勤方面还是解决不了大家的吃饭问题,无奈之下,组织上又安排一个连回云南。坚持战斗的只剩下两个连,高永鑫所属的连队就在留下来的战斗序列中。
他们驻扎在一个名叫察瓦龙地方,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为阻止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把粮食等重要物资藏匿起来,并严禁藏族老百姓卖粮食给解放军。在高原缺氧和交通不便的双重困难下,战士们想尽各种办法克服困难,他们从牧民手中购买牦牛,靠吃牦牛肉充饥。
高永鑫回忆说,这些刚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战士们没有吃过牦牛肉,第一次吃的时候都很兴奋,吃的很香。可是一个月过去了,顿顿如此,战士们怎么也没了胃口。尽管如此,大家也一直在咬牙坚持。后来,牦牛肉也买不到了,甚至连野菜也被挖空,大家只能饥一顿饱一顿的坚持行军。当时,最让战士们感动的是,团长和指战员们与战士同吃住、同甘苦、同生死,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召每一个人,坚定着大家必胜的信念。
住:夜宿梅里雪山
在当时的西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解放西藏的难度相当于第二次二万五千里长征。其中一个巨大的难度就是翻雪山。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的山峰,但就是这样一座高不可攀的生死线,也没有阻挡住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高永鑫所在的一个营硬是靠双脚翻越了这座大山。
回忆起翻越雪山的情景,老人感慨万千。在抗日战争时期,部队从日本军队手里缴获了一批军需物资,其中就有一些日式帐篷。令大家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些帐篷救了许多战士的命。在翻越雪山前,部队为每人发了一顶帐篷和一根木棍。天黑时,部队就在雪山上夜宿,为了防止帐篷与人被大风吹走,战士们用木棍分别打进帐篷的四个角加以固定,几名战士抱成团一起睡,困难可想而知。
“那么高的雪山,晚上风特别大,特别冷,我们几个战士就互相抱着睡,生怕有战士被大风吹走。幸亏有了这些数量不多、质量还不错的帐篷,更靠着大家生死与共的信念。我们才能转危为安。”老人回忆道。
行:边行军边修路
进藏部队遵照党中央、毛主席关于“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在开始进军西藏的同时,就担负起了勘测和修筑川藏公路的任务。川藏公路全长2416公里,修筑这条公路,要劈开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雪齐拉等14座峰峦起伏的雪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拉萨河等10多条奔腾咆哮的河流。还要拦住排山倒海的流沙,越过蜿蜒而下的冰川;穿过不见天日的森林,填实举步难行的泥沼……那时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完全靠战士们肩扛手提,工程之艰险,举世罕见。
在1950年冬天,竹瓦根至察隅100余公里发生过强烈地震,原有的道路大部被毁,人马通行甚为困难,察隅通往外地的道路被阻塞。1951年8月,上级部门要求126团必须在10月1日前进驻察隅。军令如山,前方没有路怎么办?修!团党委决定,用我们的双手打通它。修通这条路成了进军察隅的首要任务。
由于126团属于步兵团,没有修路所需的工程器材,只有挖战壕用的铁锹,战士们想尽一切办法,无法搬动巨大的石头怎么办?用“火烧水浇”的办法炸开它;没有锯子怎么办?用当时装食粉的木箱上的铁条自制锯子;没有绳子怎么办?用树枝藤条编成绳子用。在这种现代工具极端缺乏的情况下,就是靠着革命军人战无不胜的信心和用鲜血筑成的斗志,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施工,126团终于修出了一条长达数百公里的道路,确保了10月1日进驻察隅的命令完成。
参加修路的战士大多都是1945年入伍,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兵,大家吃苦耐劳、挑战身体极限的精神至今让他敬佩不已。“这些战士每天在高寒缺氧的条件下,超负荷工作,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那种困难程度是现在人无法想象的,但他们一句怨言都没有。”老人说。
1972年,高永鑫到拉萨开会时,站在布达拉宫前留影
难忘在藏工作岁月
1954年元月,经上级批准,云南军区一二六团驻守察隅部队全部移交给西藏军区(十八军),高永鑫所在连队的番号改为步兵一五三团的三连,他担任连队指导员。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根据任务需要,高永鑫换过多个岗位。1962年,在中缅边防线上,高永鑫调任察隅边界的日东边防队政治指导员.当时的连队营房是战士们用山上的一根树枝、一块石头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从边防队驻地到团部要走三天,途中要翻越数座雪山,连队的战士们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
1964年,他调到153团政治部担任组织部长,在“文革”期间,他借调到察雅县和昌都地区担任武装部政委,1973年回部队后直到1978年转业离开西藏。“那时西藏还十分落后,各个地方都很艰苦,但我们没有怨言,组织安排到哪就到哪,到哪里都是革命需要”,高永鑫说。
转业回到地方后,高永鑫被安排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担任学校保卫处长,1990年离休。如今,81岁高龄的高永鑫老人跟随女儿来北京生活。老人的儿子子承父业,也曾一直在西藏军区工作。
回想起在西藏战斗工作过的28年时间,老人思绪万千,他说,西藏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那里是我毕生战斗工作过的地方,更是我许多战友长眠的地方。因为身体原因我无法再回西藏看看,但我十分怀念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怀念我的战友!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弹指一挥间,60年来,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衷心祝福西藏更加美好。
(责编:阳光)
相关阅读:
进军西藏老战士高永鑫:我想起牺牲的战友就会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