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假日访谈
唐卡画师次仁旺加:我的守旧与创新
 
易东莹   发布时间:2011-05-14 08:50: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次仁旺加,来自西藏萨迦县,16岁起拜师学习唐卡绘画至今已有26年。他先后创作了五百余件(幅)显密唐卡及寺院壁画,2004年创作新唐卡《雪山红日—关怀、鼓舞、期望》(与李知宝、拉巴次仁合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为西藏博物馆永久收藏。

  在北京宋庄大美西藏画廊举办的“见即愿满——西藏唐卡精品展”上,记者见到了从西藏赶来参展的次仁旺加画师。

次仁旺加和他的作品《佛祖》
次仁旺加和他的作品《佛祖》 易东莹/摄

  “第二敦煌”的滋养

  在次仁旺加的家乡萨迦县,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寺庙——萨迦寺。

  作为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萨迦寺珍藏着许多经卷、壁画等珍贵文物,有我国“第二敦煌”之称。寺内存放佛教经典8万多卷,创我国寺庙藏书之最,而且大部分经典是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和八思巴时期抄写的,都是用金汁、银汁、朱砂和黑汁物抄的珍品;寺内还藏有20多部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贝叶经”,是我国“贝叶经”保存最多的寺庙……萨迦寺里的壁画也是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历史悠久,场面宏大,而且题材广泛,涉及宗教、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次仁旺加还是小孩的时候,他就对萨迦寺的壁画情有独钟,可以说,“第二敦煌”是次仁旺加在唐卡绘画艺术道路上的“启蒙老师”。

  次仁旺加一脸虔诚地回忆:“萨迦寺的大殿特别雄伟壮丽,四壁上绘满了色彩绚丽的图画,线条流畅、色彩绮丽,而且故事内容特别多。我小时候就特别入迷,在寺里看得都不愿意走。在日喀则拜师学唐卡以后,也常常回到萨迦寺观摩、祈祷。”

   “因循守旧”的传承

  “唐卡”是藏语,“唐”的含意与空间有关,表示广袤无边,“就像在一块布上,既可画几百甚至上千尊佛,也可只画一尊佛”。“卡”有点像魔术,指的是空白被填补。

  有一种说法:西藏第一幅唐卡画的护法女神白拉姆,就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画就的。每个受过传统训练的唐卡画师,都说得出这个传说,当然也包括次仁旺加。

  次仁旺加说:“唐卡的形式与我们游牧民族的生活经历有关。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挂起来,我们就能跪拜、祈祷。”

《佛祖》
《佛祖》 大美西藏画廊供图

  此次来北京参展的作品中,次仁旺加对自己画的一幅名为《佛祖》的唐卡最为满意,也是因为这幅唐卡几乎可以满足所有佛教徒供奉的愿望,“这幅唐卡我画了大概有三个月,画了五十个佛像,有十六罗汉,还有西藏各教派的大师等等。只要是佛教徒,都可以供奉。”

  西藏人把唐卡画师统称为“拉日巴”,意思是画佛或神的人,他们手中都有一份世代相传的范本,须得遵循。这范本往往隐匿于密存的经典中,记载着至少八种成套的造像尺度,无论是姿态庄严的静相神佛,还是神情威猛的怒相神佛,所有的造像都有相应的比例,不得修改。

  所以,在许多人心中,唐卡至今犹存的最大秘密恰恰在于“因循守旧”。每一位唐卡画师都坚守这一传统而成为文化记忆的复制者。次仁旺加说:“每一位画师都要背度量经,熟记佛像各个部位的比例关系,这都是很严格很严谨的。学习度量经,我就大概花了七八年时间。”

  颜料,也是产生并延续这种奇异魅力的另一个秘密。次仁旺加说:“颜料的制作每一个画师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勉萨派,色调就活泼鲜亮。而怎么调配这种鲜亮的颜色,需要多次尝试。”

  “新唐卡”的尝试

  次仁旺加的《雪山红日——关怀、鼓舞、期望》)以神山圣湖和藏族吉祥图案为背景,分别展现了我国四代领导人对西藏发展的重视和关怀。

  次仁旺加介绍说:“第一部分画的是毛主席与十世班禅亲切交谈,象征了我们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第二部分画的是邓小平与热地,表现了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西藏取得了巨大发展;第三部分画的是江泽民与才旦卓玛,展现西藏人民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第三部分画的是胡锦涛抱着一个小女孩,象征了西藏的未来蓬勃向上。”

  开始创作“新唐卡”的时候,次仁旺加还是有些顾虑,担心自己不能驾驭这些新的题材,但是后来经过大胆尝试,逐渐有了自信,“觉得自己还是能够把握,学画唐卡学深了,还是可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的。现在基本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画出现代的造型。”

(责编:阳光)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