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假日访谈
吕全斌:藏族孩子送我一块大月饼
 
易东莹   发布时间:2011-04-30 08:50: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我计划下半年回北京结婚,办一个公益婚礼,从礼金里面捐百分之十来做公益捐助。”身在云南玉溪,西部志愿者吕全斌在电话那头笑呵呵地说。

  在中央民族大学读书期间,吕全斌就开始参加学校的公益社团“关注三农协会”,为农民工募捐衣服、下乡实地调查……

  能够从帮助别人中收获快乐,是他克服许多困难,一直坚持做志愿者的原因。

  在民大的四年时光,让吕全斌对少数民族人民有了特殊的感情,“常常羡慕他们是少数民族,觉得他们是多么的独特,有独特的文化,有独特的语言……如果这位少数民族同胞还精通他们民族的文化,我不仅会羡慕,还会有敬仰之心。”

2008年,吕全斌(第一排中)在西藏支教,与孩子们合影
2008年,吕全斌(第一排中)在西藏支教,与孩子们合影

  阿里支教:藏族孩子送我一块大月饼

  刚毕业,作为一个满怀激情的热血青年,吕全斌主动给学校打报告,申请到西藏墨脱工作。

  几经波折,2007年8月底,吕全斌被分配到了西藏阿里措勤县,在自己的争取下,开始在措勤县九年一贯制学校支教,学生几乎都是牧民家的孩子。

  吕全斌说:“当地学校都缺老师。第一学期的时候,地理、美术、音乐、数学、物理很多科目我都教过,哪个科目缺老师,我就去教哪个科目。”到了第二个学期,吕全斌终于可以固定地教初二、初三年级的汉语文了。

  吕全斌说他是一个典型的“人来疯”,只要人一多,他就特别活跃、特别爱说话。上课的时候,他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吸引孩子的注意,比如用手势模仿动物的形象、用高高低低的声音模仿动物的叫声。

  虽然有些孩子由于汉语程度不高,听不明白他的话,但是当他“表演”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报以微笑,或者干脆哈哈大笑,然后交头接耳,最后总能大概弄清楚他的意思。

  有一年,正好遇上了中秋节。吕全斌说,在阿里,万籁俱寂,月亮看起来总是特别大,而且感觉离自己特别近。上课的时候,他给孩子们讲中秋节的意义,介绍内地过中秋节的习俗,最后还诙谐地说了一句,老师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今年没有月饼吃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藏族男孩把老师的话记在了心里,第二天,这个高大、笑起来牙齿雪白的孩子把一块大月饼送给了吕全斌。

  一块月饼让吕全斌感动了许久,“虽然牧区的孩子基础不好,但是我一直相信没有一个孩子是坏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是笨孩子,关键是我们怎么去教他们。”

  还有一个勤奋学习、隔三岔五主动交作文给他改的女孩,一个聪明活泼、主动帮他打扫收拾教室的男孩……都在吕全斌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支教的时光是快乐的,但是总有离别的时候。临走时,他让每个孩子给他画一幅画,寺庙、草原、成群的牛羊、石头……孩子们把他们的自由快乐都画在纸上……

2010年,吕全斌在北京桂馨基金会工作时留影
2010年,吕全斌在北京桂馨基金会工作时留影

  云南培训:要成为一个“专业志愿者”

  2009年,吕全斌从西藏阿里支教回来,开始在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工作,专注于乡村教育环境的改善。

  现在,他正在云南玉溪参加云南发展培训学院的培训项目,一边在云南进行实践,一边往“专业志愿者”的方向发展。

  这几天,吕全斌跟他的同学一起,正在云南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洼垤乡里进行项目建设和评估。

  他们帮助乡里建造了一个“雨水收集系统”,希望能够缓解山区用水紧张的局面,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评估,听村民的反馈。

  他们还帮忙建了“生态旱厕”。这种厕所在外表上与一般的厕所差异不大,只是不需要用水冲。而且,村民会把烧柴火留下的草木灰覆盖在粪池上,利用强碱性的草木灰把粪便发酵成有机肥。吕全斌说,过去村民上厕所都是满山跑,这个“生态旱厕”项目不但改善了村里的卫生状况,还能够为农作物积累肥料,节省农业生产成本。

  一直从事志愿者工作,吕全斌对公益事业也有自己的思考。

  在吕全斌看来,现在许多公益事业,还局限于给钱给物的阶段,还没有真正培养出专业的工作人员,与当地的人民一起成长,及时跟进、评估和修正援助项目。而一些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手机信号差、网络条件差等客观条件,也限制了志愿者的工作。

  吕全斌对这份事业充满了激情,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成为一个真正专业的志愿者,以更科学的方法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责编:阳光)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