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大昭寺 图片来源:百度
2003年11月初,我们从乌鲁木齐出发,过青海直奔西藏。上了高原,满眼亘古荒原、高天苍鹰、沉默的玛尼堆、飘摇的经幡……让我们久居瀚海绿洲的新疆人领略到另一种生命存在的神圣意义。
在去大昭寺的那个早晨,我们忍着瞌睡,早早六点钟就和藏民们一起等待入寺朝拜。身边的藏民专注地磕着等身长头,合十,闭眼,触唇,触心,下跪,伏地。我们一路已是见怪不怪,便也只是专注地等。互相没有语言的交流,但那气氛却是轻松的。快到点了,磕长头的人起来了,转寺的人回来了,经筒旁睡了一宿的人也起来了,人群开始一起往大门涌。喇嘛们的早功课还没有做完,门就还是关着。老人,孩子,青壮年,妇女,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的农牧民,拎着包一会儿要上班的城里人,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却没有什么心浮气躁的感觉,很平和。前面有小孩子哭,虽然被妈妈抱在怀里,可能还是给挤疼了。我听不懂妈妈说什么,可听出来那语气没有什么训斥和不耐烦。突然想起口袋里有糖,拿出来一把往前传。没有语言,也不用语言,几颗糖从前面密密麻麻的肩膀上准确传到了孩子母亲的手里。我踮起脚,透过人群的缝隙,看到那颗粉红色的水果糖刚刚塞到孩子粉红色的小手窝里,哭声戛然而止。周围的人笑了,我也笑了,孩子的母亲也笑了,笑是不用翻译的,我懂。孩子没有笑,也没有好奇,他只是很认真地打量着手里的这个东西。妈妈的脚下还有好几个大一点的孩子,知道是糖,含在嘴里,不哭不喜,也是很认真的嗍着,糖纸攥得紧紧的。没有戒心防备,也没有客气地道谢。信任就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