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经筒 来自百度图片
在酒城时,偶尔了解一些专题片和记录片,其中不少具有地方色彩和神秘色彩。如关于西藏的专题片,脑海里除了苍凉、粗犷、雄浑以外,记忆尤深的是那些满脸沧桑、沟壑纵横的苍老的脸,还有他们手中永久转动不止的一种圆形的法器,以及那口中反复吟诵着的经文。
到了西藏,在拉萨的大昭寺、布达拉宫周围,在日喀则……随处可见成群结队手里拿着一个不停旋转的法器,口中轻声念叨着不知什么经文的藏族人,他们的身影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线,那种默默无视他人的虔诚,委实气势空前而震撼心灵。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和了解,知道人们手里拿着的那种不停旋转的圆形法器是转经筒,也叫玛尼轮、“玛尼”经筒、转经桶等,是佛教徒祈祷时用的法器。而他们口中反复吟诵着的则是“六字真言”经文。
玛尼轮的形状像小筒,中间有可以转动的轴,内部装有纸印的经文。祈祷的时候一面转动玛尼轮,一面口诵六字真言,以表示对佛的赞颂。藏传佛教认为,持诵六字真言的次数越多,越表示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这种玛尼轮要按顺时针转动,每转动一圈,就表示诵念了一遍经咒,反复转动表示反复诵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真言”。与此功用相同的还有玛尼筒。藏区大大小小的寺庙门前,都有一排排存留的转经筒(玛尼筒),下端装有可用于推送摇动的手柄,人们经常会到寺庙推动经筒旋转,称为转经。布达拉宫广场还专门建有转经筒长廊,长约四、五百米,每天会有成百上千的藏族人或信徒转经,场面非常宏大,就如赶集一样,蔚为壮观。这些法器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观赏性和审美意趣,堪称藏传佛教艺术的一朵奇葩。
转经筒有大有小,小的拿在手中即可,称作手摇转经筒,又叫手摇玛尼轮,质地有金、银、铜等不同;大的转经筒也是圆柱形,高近1米,直径约40厘米,一般有铜制和木制两种。
制造转经筒有火经轮、风经轮、水经轮、土经轮、手经轮五种。藏族人认为其功德不一,火经轮以火的热能使经轮转动,烟雾飘散所触及的一切有情都可以成就佛果;风经轮以风力吹动经轮,其风吹过遍及的一切有情都可以成就佛果;水经轮以水流动之力转动经轮,其水中一切有情都可以成就佛果;放置地面上的经轮被转动时,其大地上的一切有情皆成佛果;手转经轮以手转绕经轮的人被一切有情所见、所闻、所思所触者皆可以成就佛果。
在西藏,人们认为勤于念经是修行悟道的最重要条件。因此,不仅老年人把希望寄托在念经上,就是中年人、青年人也勤于念经。他们坐着的时候不停地念经,走路的时候不停地念经,甚至骑马疾驰的时候也在念经。可以说,除了张口说话、饮食及睡眠外,其余时间他们都尽量念经。所念的经种类很多,但念得最多的是那常念常新的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哞、吽。
这六字真言在西藏随处可见,充耳可闻,给雪域高原宗教造成神秘的色彩。那些虔诚的信徒一代又一代地吟诵,似乎这六个字蕴含着古往今来人类生活的一切。
那么,六字真言是什么意思呢?
“六字真言”是佛教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唵”表示“佛部之心”,念此字时意念集中于佛身,身、口、语与佛成一体,则有希望获得成就;而“嘛呢”则表示“宝部心”,也就是“如意宝”,传说如意宝在龙王脑中,若能得到此宝,则地上海底的珍宝无所不有,财富充裕,因此也把“嘛呢”称作“聚宝”;“叭咪”在梵文中指“莲花”,象征着“莲花部心”,昭示佛性如莲,纯洁无暇;而“吽”则代表“金刚部心”,表达了祈愿成就的心愿。
藏传佛教把这六字看作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积功德,功德圆满,方得解脱。
多么神奇的转经!多么神奇的转经筒!多么神奇的藏民族!但在神秘之余,我们又不得不为藏族人民的潜心向佛由衷地敬仰和赞叹。这种从一而终的“善”或者“佛境”委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源泉与理想的化身。旋转的玛尼轮,旋转的藏民族,旋转的“佛境”。
口到,心到,手到,便是行云流水的境界——旋转的玛尼轮!
作者简介:
潘秀林,男,笔名笑人。四川泸县人,多家文学网站编辑。作品100余件散见于《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文学》、《未名作家》、《泸州日报》、《泸州文艺》等。有诗作收于《当代新诗文选》等文集。
(责编: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