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珠才旺今年11岁,在距离西藏拉萨市300多公里外的那曲地区小学读4年级。天真的小脑袋瓜里装着和父辈们截然不同的想法。“大人们说牧区的孩子就该放牧,可我的梦想是读大学当科学家。”他说。
对草原上的牧民来说,最简单的藏文字母只是一些奇怪的符号。而桑珠才旺能用藏文写几百字的作文,看懂简单的汉语故事册,并能用英语进行问候。春季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的英语课成绩高出其他科目十多分。
“迪斯尼的动画和日本的漫画最吸引我。如果有日语课,可能我的日语分数更高。”桑珠才旺挠挠头,害羞地笑着。
次仁卓玛今年已经81岁,她不希望孙子想法太多。她认为,牧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放牧就是命。“孙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走出草原,去城市读大学,以后这些牛羊谁来放啊?”老人向记者袒露出自己的担忧。
桑珠才旺虽然年幼,但也能或多或少体会奶奶的担忧。“我以后发明一个机器人,他可以帮我们放牧。”他说。
奶奶不懂孙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她捧着佛珠双手合十,祈求佛主保佑孙子的梦想早日实现。
随着中央对西藏教育投入的逐年扩大,西藏农牧区儿童接收到放牧、农耕以外的知识,梦想逐渐变大变宽。
据了解,西藏年教育投入由2000年的7.23亿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135亿元,增长超17.6倍,累计投入超过753亿元,极大改善了西藏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环境。
在提供良好硬环境的同时,西藏还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提高教育的吸引力。据介绍,西藏自1985年在农牧区中小学实施“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政策以来,已经连续14次提高“三包”标准,今年秋季学期起年生均标准将达3000元。目前,西藏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已延伸扩大至15年,覆盖了学前三年幼儿教育至高中及中职阶段的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
和桑珠才旺一样,位于318国道边的西藏日喀则市岗嘎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同样渴望走出草原。
岗嘎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82年,距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定日县城仅70余公里。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老师们以影片、图片、游戏等多种形式授课。
读五年级的巴旦最喜欢的是藏文课和自然课。“我喜欢上学,我的梦想是到首都北京去读大学,那里有很多人,我喜欢热闹。”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牧民子女上学,岗嘎镇中心小学从最初十几人发展到现在6个年级6个班,现有在校学生300多人。
“孩子们读书后想法更多更灵活了,真心地希望我们这片草原上能出个科学家、医学家!”学校副校长强巴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们身上。
原标题:西藏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助农牧区学子梦想起航
(责编: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