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就在不少省份纷纷下调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时,地处雪域高原的西藏自治区却继续将目标增速维持在12%的高位。这也是中国唯一未下调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地区。
根据中国31省(区、直辖市)2月份公布的上年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多数省级行政区GDP增速出现下降,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却在国内各项改革红利的惠及下,经济实现逆势增长,全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速12%,达925亿元,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表示,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仍维持在12%的高位。
“西藏速度”为什么能持续?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廉湘民分析说,这主要由西藏经济的特殊性决定的。尽管西藏经济已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其经济总量很小,GDP总值仅占全国的1.45‰,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西藏自然条件差、发展起步晚、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大等仍然是现实问题。据统计,目前西藏全区尚有32.7万农牧民未摆脱贫困,仍是中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域。数据显示,2014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22026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6%,贫困人口占农牧区总人口的18.73%。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继续发挥中国制度的优越性,继续把工作做好、事情办好。
眼下,距离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小康只有5年多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西藏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其中经济增速是关键。
西藏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仰赖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和全国的支援。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自治区落实中央政府投资353亿元,增长30.3%,中央企业投资100亿元,增长58.7%,民间投资300亿元,增长30.6%,三者相加相当于当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的81%。
2014年,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藏西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西藏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藏木电站投产发电;川藏铁路西藏境内的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这些重点项目为推动西藏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
与此同时,在中央投资的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牦牛乳业、甘露藏药、青稞啤酒等“西藏产”商品继续产销两旺。旅游人次达1500万左右、增长20%以上;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471元、增长14%,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委书记杜杰说,西藏贫困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用投资确保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其合理性。
中央和各省市援藏支持为西藏保持GDP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廉湘民表示,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重点项目会加快投资建设进度,尚未开工的项目也会全部开工建设。此外,在援藏机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援藏资金投入更加合理和稳定。“西藏经济增速还可以再快一些,如此一来才能跟上全国的步伐。”
西藏经济增速设定在12%,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要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洛桑江村表示,西藏虽难以同内地发达地区达到同一个标准,但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农牧民人均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国水平这两个目标,没有12%左右的增速是无法支撑的。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高度依赖投资拉动的西藏也需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洛桑江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5年西藏将强化投资拉动,强化产业支撑,强化扶贫攻坚,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13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包括拉林铁路、川藏公路改造及拉萨、林芝和昌都机场改扩建工程在内的一批重点工程将加快进行。
综合分析来看,有中央的投资和全国的支援,再加上西藏自我发展能力的不断加强,完成12%的高增速基本不成问题。不过一些西藏专家提醒,未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亟须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依靠中央关心和全国支持的大政策,大力改善交通、电力、能源等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要推进改革,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逐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原标题:12%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西藏速度”
(责编: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