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的次仁顿珠来自西藏拉萨,去年8月,跟随新一批藏族学生,他来到常州市西藏民族中学任藏文课老师。大年初五,记者在学校办公室见到了他,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话也很少,但有着异常宽厚的肩膀,是个典型的康巴汉子。次仁顿珠告诉记者,这是他出生以来第一次在家乡以外的地方过新年,最思念的就是父母和家乡的亲友。
巧合的是,今年的藏历新年和农历正月初一恰好是同一天,是近十多年来的第一次。
次仁顿珠告诉记者,自己在常州的第一个新年过得很开心,和在西藏过年一样。“除夕夜,5个藏文老师和十三四个孩子,一起吃了个团圆饭。”次仁顿珠说,晚饭后,孩子们在操场玩耍,一会儿又结伴回来看春晚,其乐融融。“在异地他乡能有这样的过节气氛,我真没想到。”
次仁顿珠来常州工作时,妻子女儿也一同前来,女儿目前在清潭小学读书。“按照计划,会在常州待一年,但如果女儿学习情况良好,我会再多待几年。”说起家乡的父母,次仁顿珠眼眶开始泛红,他说,很想把父母接来常州过年,“但老家还有姐姐妹妹,也需要父母的陪伴。”
说起在西藏过的春节,次仁顿珠说,每到新年,一大家子十几口人从天南海北赶来凑在一块儿,喝酒吃肉,吃“古突”(西藏的一种面食,寓意丰富),烧青稞杆,热热闹闹,走亲访友的时间更是长达十几天。相比之下,今年在常州的春节冷清了很多。“藏族人家庭观念很重,逢年过节,一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次仁顿珠说,虽然有些遗憾,但他会好好陪伴妻女,感谢她们对自己的付出,“妻子不远万里跟我来到常州,没一句怨言,我很感谢。”
“即使家人都远在西藏,我还可以陪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过年。”次仁顿珠说,今年,学校4个来自西藏的老师聚在一起,一致决定把父母没能来常看望的10多个孩子集合起来,为他们庆祝新年。这些孩子的父母有些因为路途遥远,有些因为工作繁忙,无法来到常州陪孩子过年,孩子们心里难免有些失落。“我亲自下厨,做了些拿手的酸辣土豆(藏族喜吃土豆)、藏面给孩子们吃。”另外,学校还举办了藏历新年晚会,留守的孩子们表演了锅庄舞等西藏民族舞蹈,“每次看藏舞,都会让我更加想家。”次仁顿珠说。
在西藏民族中学,有不少高年级的藏族学生已经习惯了在常州过年,15岁的旦增格桑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来到常州,今年已是在常的第3个年头,聊起初来乍到的第一年,他说幸亏有一户常州家庭的陪伴,春节才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原来,在西藏民族中学,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常州结对家庭,在旦增格桑的结对家庭中,“爸爸”是搞科研的,“妈妈”是个体经营户,还有一个在常州外国语学校读初三的“哥哥”。2013年除夕,旦增格桑和父母,以及常州的“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外出吃年夜饭,两家六口其乐融融。“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汉藏情感文化的交流,觉得非常温馨。”旦增格桑说,吃完饭,他们还来到常州爸妈家,一起贴对联,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起守岁为家人祈福。
今年六七月份,旦增格桑将回到拉萨参加考试,决定是否能回到内地继续高中学习。“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上海复旦附中。”旦增格桑告诉记者,虽然将要离开,但他感谢常州,他会永远记得在常州度过的每一个难忘的春节。
原标题:次仁顿珠在常州的新年 39岁老师来自西藏拉萨
(责编: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