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点亮羌塘草原,皎白的月亮还未来得及藏起羞怯的脸庞,西藏纳木错湖畔的日巴家已升起桑烟,12月12日,这一天,家里的小儿子克珠将迎娶他的新娘。
日巴家所在的那曲班戈县扎古村属于藏北地区,周围,是连绵不断的羌塘草原。在这里,你可以听到神山念青唐古拉和圣湖纳木错古老的爱情传说。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是西藏高原上的土著神灵,而他的情人,纳木错,却是天帝的女儿。天帝认为土著神灵的身份有损自己的名誉,开始并不同意他们在一起。然而,纳木错不顾天帝的威严和劝阻,为追求真爱一直坚守,最终,这对艰辛的情侣终于正大光明地相守在了一起。他们相依相偎在藏北草原上,守护着脚下的人们。
平日里安静的日巴家如今热闹非凡,五星红旗和经幡迎风招展,屋内院外,是来贺喜的亲戚村民们。男人们身着据说至少要由40只羔羊皮缝制成的羊皮袄,戴着高高的狐裘帽;女人们则梳着彩色发辫,腰系镶满蜜蜡、珊瑚等珠宝的金银藏饰,喜庆、期待和幸福的笑容挂在每个人的眼角眉梢。屋内的藏式茶几上摆满了各色藏式糕点,奶茶、酥油茶、啤酒;佛龛下,居士鼓钹齐奏,口诵佛经,为新人祈福。
“按照我们的习俗,新郎是不能亲自去接新娘的,要由其兄弟带上象征爱情的塔大(音译)去迎亲。塔大,由五彩的哈达缠绕着两对竹竿做成,是我们藏族人的‘丘比特之箭’。”村民洛桑笑着给记者解释,“新郎的兄弟会将它交给新娘,再由新娘背到新郎家,表示新人之间因爱结缘,被爱牵引,合而为家。”
新娘家住在山的那边,迎亲的队伍要走几十里的山路才能到达。“18年前,我的新娘也是住在那边,那时没有汽车,只能骑马,遇上不好的天气,要走好几天,现在快多了。”想起当年的情景,洛桑忍不住感慨。
说话的功夫,新娘的车队来了。虽然迎亲的交通工具已经由“马”变成了“车”,但“牵马”的习俗并没有变。一名健壮的藏族小伙马上迎上去,牵起了车上悬挂的哈达,如“牵马”般引至新娘下车的地方。
三位美丽的藏族姑娘手捧青稞酒和切玛(满盛酥油花和青稞的彩斗,象征五谷丰登)迎至车窗旁。车内,聂无(迎亲人)摇下玻璃,一边高唱颂词,一边撵取少许青稞,敬拜天地。念诵完毕后,为三个姑娘和青稞酒、切玛献上哈达。仪式结束,新郎家安排的伴娘手捧哈达,将新娘迎下车,护送到堂屋。
与中国平原地区不少地方新郎新娘要讲恋爱史、喝交杯酒、秀恩爱不同,接下来的仪式新郎新娘要“省事”得多。他们只需要静静地坐在藏式沙发上,接受亲戚朋友敬献的哈达和礼金。之后,居士再次奏响鼓钹,高诵经文。新郎伴着鼓声,摇动塔大,新娘手捧切玛,以示恩爱相随,幸福久长。
新郎克珠24岁,和20岁的新娘央金曲珍相恋已两年。“我们是跳锅庄舞时认识的,当时觉得她特别可爱。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县里和乡里经常会组织一些歌舞活动,我们常在一起跳舞,还一起把锅庄跳到了北京,去年我们还到内地演出了五次呢。”说起二人相知相恋的故事,克珠的脸微微泛红。
“现在家里生活好了,我会让她幸福。”克珠自信地说,“你看那边的70头牦牛和50只羊,都是我家的,政府每年还会给我们几万元的草原生态补贴,以后我还可以买车,走出大草原,赚更多的钱。”新娘靠着他,静静地听着,羞怯的笑容像高原清晨那皎洁的弯月。
清风拂过,将年轻人的梦想融入神山圣湖之中,远处的牛羊悠闲地咀嚼着羌塘草原的馈赠,落日的余晖打在这片神圣宁静的土地上,为他们带来天地间最纯然的祝福。相信他们一定可以美梦成真。
原标题:以“爱”为媒--亲历藏北纳木错圣湖畔的牧民婚礼
(责编: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