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雪顿节已拉开了大幕,拉萨雪顿节随着时光的流逝,雪顿节的内容也有所增加,过林卡、看藏戏表演就是世俗百姓最为惬意的内容。
现在每到雪顿节,罗布林卡公园及拉萨周边每一处绿荫地,一家老小身着节日盛装,带着卡垫、提着青稞酒、酥油茶和食品过林卡。人们在树荫下的草坪上,嬉戏游玩、喝酒聊天,尽情享受节日的惬意。此外,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的文艺汇演,则更多是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享精神文化生活。
每年的藏历6月30日清晨,最后一抹黑夜还未褪去,通往拉萨西北角更培乌孜神山的路早已布满了朝圣的人群。
当高原第一缕阳光,刺破最后的夜幕,向大地照射之时,伴随着僧人乐师登上突起的岩石之巅,举起金光闪闪的法号和唢呐,吹出宽宏悠扬的乐曲,在庄严平安的佛号声中,站在哲蚌寺展佛台顶部的僧人们向上徐徐拉开金色的幕帘,一幅色彩艳丽的佛像,从下而上地一点点展开。
低沉浑厚而又庄严的法号声,与人们齐声念颂的六字真言,一声声地回荡在天地之间。此时,在更培乌孜神山中央展开的巨型释迦牟尼尊像完全展开,千千万万远行至此的信众驻足遥望,顶礼膜拜,虔诚敬幕地祈求众生平安,福泽降临人间。
哲蚌寺隆重盛大的展佛仪式,就是一年一度庄严、却不失热闹的拉萨雪顿节正式拉开的序幕。时至今日,这条从神圣的宗教活动通往世俗之路的拉萨雪顿节已经整整走过了几个世纪。
雪顿节与“酸奶斋僧”的渊源
在西藏拉萨,雪顿节历史悠久,是藏族生活中可与藏历新年相媲美的重大传统节日。在藏语中,“雪”为酸奶,而“顿”具有宴之意。顾名思义,“雪顿节”是“吃酸奶的节日”。
公元17世纪之前,雪顿节还只是一个佛教活动,其活动范围和参与者也仅限于寺庙和僧人。在西藏,关于雪顿节的起源相比于史料记载,民间流传更为盛行。其中,两种流传至今的传说更为普遍。相传公元11世纪,藏传佛教后弘期来自古印度的佛学大师阿底峡,晚年定居拉萨曲水聂唐寺传讲佛学,阿底峡大师喜食酸奶,每逢盛夏,聂唐寺附近的百姓纷纷给大师供奉酸奶,大师总是真诚致谢并为百姓祈福,祝福献酸奶的人家,人畜两安、五谷丰登。夏季为僧众送酸奶的习俗就此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