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春堆楚杰藏戏艺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承着古老文化。图为一位老艺人帮助阿旺次成整理戏装。 《西藏日报》记者 高加库 摄
图为阿旺次成正在辅导村里的青年人练习藏戏表演的动作与唱腔。 《西藏日报》记者 高加库 摄
藏戏,是西藏独有的地方剧种,以其高亢的唱腔、独特的舞蹈流行于藏区。藏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衍生出了众多派别。春堆楚杰藏戏源于觉木隆藏戏,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地方特色,流行于拉萨市林周县,广受当地群众欢迎。2010年,春堆楚杰藏戏被列为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地保护和发展。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在林周。四月的林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车出拉萨城,沿省道202线走65公里便可到达林周县城,再沿乡村公里走33公里,就是林周县春堆乡卡东村。
卡东村,是周围十里八乡的“名村”。这里不仅是响当当的产粮大村,更是闻名于世的“藏戏之乡”,流行于此的“春堆楚杰藏戏”,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藏戏是流行于藏区的地方戏种,藏语称为“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据传,藏戏祖师为唐东杰布。相传,善良的唐东杰布见人们为大江大河所困扰,渡河困难,十分不忍,逐发下宏愿,要在雪域高原所有的大江大河上建造起贯通两岸的大桥,以便人们出行。为了筹措建桥资金,唐东杰布踏上了漫漫的化缘之路。在山南琼结,唐东杰布结识了能歌善舞的7位美丽姑娘,他的善行义举感动了7位姑娘,她们希望与唐东杰布一道结伴化缘筹措建桥资金。于是他们组成了西藏历史上的第一支说唱队,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后来,这种说唱形式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