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讲述自己的中国梦 摄影:张雪雄
他因年少时的感动而梦想,又因梦想而纯粹。他为了保护和挖掘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熬心费力,与孤寂交心。他梦想有一天家乡的非遗文化终能大放异彩,让孩子们的童年不再空白,他就是贡嘎县文广局局长巴桑。
和许许多多的大学生一样,刚毕业那会儿,巴桑也是怀着崇高的梦想踏上工作岗位的。刚开始参加工作,巴桑就分到了一个偏远的边境小县,从事广播电视工作。“那时候那个地方很落后! 没电、没公路、连个电话都没有,您想想!要想在这种条件下,让当地的村民们都看上电视,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呀!”巴桑回忆说。要想看电视,先得架发射塔,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在山顶上建一座高20多米的塔,所有的水泥、螺丝和铁板都要靠巴桑和同事们自己背上去,架铁塔时还得一边往上爬一边上螺丝支架,稍微不小心掉下个螺丝就会砸伤底下的同事,万一掉个铁板下来那可是要命的事。
又一次下乡,当巴桑看到一位76岁的老阿妈第一次看上电视时那惊讶的表情到现在都忘不了。当时她拉着巴桑的手含着泪一个劲的说:“谢谢你!谢谢你!小伙!要不是你,我连电视是什么都不知道!”从那个时候起,巴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些偏远山村的村民们都看上电视。三年过去了,巴桑和同事们一共建设了13座铁塔和23座单收站,现在村民们都看上了电视。
村村都通了电视,巴桑的梦想也实现了,“可我天天盼望着回到我的故乡去工作,因为那里的群众至今很贫穷。”巴桑说。怀着回报父老乡亲的美好憧憬,巴桑主动申请到故乡蹲点,主持包村工作三年。
“小时候妈妈常带我到这个村里去看藏戏,那个时候我最盼望过年了,因为到了过年的时候我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上很多好吃的,更让我开心的是还可以看到藏戏。可在包村这几年我没看到藏戏,一问都十几年没人跳了,这么好的节目,就这么没了,多可惜呀!”于是巴桑又萌生了一个新的梦想——恢复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从那个时候起巴桑就开始做登记、造册、翻译等等工作,终于在2011年申遗成功了。“现在呀!我们一共有8支藏戏表演队伍,就在前年我们这些纯农民的藏戏队伍在全区藏戏表演大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巴桑激动地说。
一个藏戏恢复了,还有很多像藏戏一样的文化遗产等着去恢复,为了避免发生珍贵文化的遗失,这几年来巴桑和同事们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活动,他们还带着这些节目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成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第十届群星会舞蹈大赛”等一些大型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了宣传。
当中华慈善总会的领导看到120名卓舞演员冒着大雨在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表演的时候深受感动,专门来贡嘎县慰问,还捐赠了五十多万元的现金和物资。巴桑和同事们把这些全都用在了孩子们的身上,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
“回想过去,我的选择、我的工作我从不后悔。但这辈子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在我父亲临终时没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巴桑噙着眼泪说。每每想到这事巴桑都会偷偷流泪,“但我告诉自己,男人就得能屈能伸,我想!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会得到慰藉,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伟大而崇高,但梦想并不遥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就在我们的生活里,梦想就在我们的工作中,我的梦还在继续。”巴桑说。
(责编:央金)